台城街道横湖村的城镇化突围之路
从内到外实现“破茧成蝶”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5-15 07:30   

台城街道横湖村盘活资源闯新路,完成了一次从内到外的“破茧成蝶”,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台城街道横湖村盘活资源闯新路,完成了一次从内到外的“破茧成蝶”,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去‘十八踏’喝杯咖啡?”“走!”“听说横湖村新开了一家冰室?”“现在就去!”……在台山年轻人中,这样的对话正成为新潮流。

    在“百千万工程”的助力下,位于台城街道南翼的横湖村,以“集体经济强村”“网红打卡地”的身份强势崛起。从守着百年侨宅“等风来”,到借势“百千万工程”主动“造风口”,该村盘活资源闯新路,完成了一次从内到外的“破茧成蝶”,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轩

    发展密钥

    从“等风来”到“造风口”

    站在横湖村的一处天台上眺望,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商业综合体、现代化高层住宅、时尚餐饮店等建筑鳞次栉比,与村内青砖灰瓦的侨房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独特的城乡融合画卷。

    多年前,横湖村敏锐地意识到,唯有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大势,才能避免被时代浪潮所淘汰。随着台城南新区大规模开发工作的推进,沙岗湖路、金星大道等主干道相继贯通,该村成为连接台山新旧城区的枢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台山市和台城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该村通过土地置换、合作开发等创新方式,将道路沿线地块开发为优质商铺,成功吸引福肯科技、信腾汽修等企业入驻,更推动总投资5亿元的和力体育中心落户。这一系列举措让村集体收入实现显著增长,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横湖村的“房东经济”模式持续升级。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与共建共赢模式,大力推动物业租赁、土地出租、停车位出租等产业发展。2024年,该村村组两级总收入超1440万元。

    如果说“房东经济”为横湖村解决了“钱袋子”问题,那么,对自然村龙扬村(又名“十八踏”)的活化改造,则为该村找到了文化灵魂。

    始建于1908年的龙扬村,18栋中西合璧的洋楼曾因时代变迁而逐渐沉寂,成为典型的“空心村”。乡村振兴不是大拆大建,而是要唤醒沉睡的资源。横湖村主动出击,邀请专业文旅项目开发运营团队前来考察。经过多轮深入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精心开发文旅项目。开发过程中,村“两委”干部积极协助联系海外侨房业主,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如今,“十八踏”文旅项目已有樱桃咖啡、踏水清吧、THE O1E咖啡基地等16家品牌店铺进驻,涵盖特色餐饮、品牌咖啡等多元业态,成为台城南新区城市休闲的“网红打卡点”。

    治理密码

    从“面子”到“里子”的蝶变

    漫步在今日的横湖村,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发展的巨大变化——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植葱郁,错落有致的房屋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横湖村聚焦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优化环境卫生,对村场、道路、围墙、排水系统及旧村巷道开展全面集中整治。2024年,村场整治工程、宝生村新村场绿化建设工程、路灯及不锈钢护栏修建工程等相继完工,并在多个区域科学划设停车位,极大方便了村民、游客出行。

    同时,横湖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每月15日开展的“全民清洁日”集中清洁行动。2024年以来,共清理卫生“黑点”51处,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确保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此外,该村积极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制订详细的绿化规划图,健全落实绿化管护责任制度,充分利用“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新种苗木超500棵,让村庄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该村实现村道、村场“硬底化”与“亮灯化”全覆盖,“雪亮工程”也让全村实现视频监控摄像头全覆盖,村民的出行环境和生活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

    横湖村的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惠及每一位村民。每年,村里为村民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50多万元,为村民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6万多元;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向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发放节日慰问金,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

    夕阳西下,“十八踏”巷口的咖啡香气随风飘散。侨房屋檐下,归巢的燕子与新挂的灯笼相映成趣。横湖村的故事生动地证明,在“百千万工程”的蓝图上,当传统与现代找到共生之道,城镇化是一场充满希望的重生之旅,将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