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会城街道城东社区居家养老长者生活馆,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长者饭堂、老年学校、慈善超市外,还有康乐活动室、爱心理发室,专门配备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布置让人感到温暖。
自6月正式投用以来,馆内长者食堂日均服务超150人次,为12户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爱心理发室累计服务18人次,辅具共享平台借出轮椅、拐杖等设备35次;康乐活动室每周吸引30余名老人参与健身、舞蹈、曲艺练习,乒乓球桌日均使用达8小时,真正实现“下楼即享服务”。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作为圭峰会城城乡接合部核心社区,为更好地满足辖区2911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多元养老需求,城东社区今年1月启动居家养老长者生活馆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统筹社区闲置空间,整合长者饭堂、智慧养老平台、康乐设施等资源,并协调企业捐赠设备、志愿者提供服务等。生活馆于6月正式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15分钟养老幸福生活圈。目前,城东社区已被确定为市级居家养老长者生活馆重点项目试点。
在完善设施建设的同时,城东社区还以需求为导向,清单式定制适合老年人的各种服务项目。一方面丰富文体活动,社区联合老年学校开设合唱、书法、手工等课程,累计参与超200人次,康乐活动室成为老人日常交流的核心场所,每周举办太极练习、曲艺交流等活动。另一方面,贴心上门服务,传递社区温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建立“网格员+双百社工”联动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建立“需求清单”,提供低保年审、老龄津贴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以前在家无聊,现在每周参加合唱班、打乒乓球等活动,活动结束后直接到长者饭堂吃饭,方便又开心!”72岁的赵姨笑道。
“我们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养老模式,‘网格+智慧平台’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城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康华告诉记者。据悉,城东社区已引入“平安通”智慧养老系统,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现实时监测健康数据并自动预警异常情况,构建“线上监测+线下响应”安全网。另外,慈善超市联动爱心企业定期捐赠生活物资,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积攒积分兑换商品,形成“奉献—回报”的良性循环。
圭峰会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东社区居家养老长者生活馆项目是圭峰会城探索城乡接合型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重要实践样本之一,未来,圭峰会城将继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重点优化“15分钟养老圈”布局,在辖区其他社区推广生活馆经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让每一位长者都能在社区大家庭中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