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丰村“数字密钥”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
小程序连起乡愁积分制聚起人心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7-30 07:31   

爱心服务队上门探访老人。

爱心服务队上门探访老人。

    “阿爸,今日你血压正常,听说您还帮邻居收了衣服呢!”傍晚,在佛山务工的开平市马冈镇红丰村村民陈伟强点开“壹点惠民”微信小程序,看着父亲的健康数据和照片,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这个由红丰村联合深圳某科技公司开发的“一村一网数字乡村管理系统”,正在悄然改变马冈镇红丰村400多户村民的生活模式。近日,记者实地探访红丰村,感受数字化为乡村带来的暖心变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爱心服务队成为“数字传声筒”

    “李伯,来量个血压。今天天气热,记得多喝水。”清晨的阳光穿过古榕树叶,爱心服务队队员吴晓娜提着医药箱走在村道上。这支由村里务工妇女组成的“数字红丰”爱心服务队,每月两次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监测,至今已持续两年多。

    吴晓娜打开微信小程序,对着血压仪轻轻一扫,数据瞬间上传系统:“以前用APP时要手动输数据,老人家着急问结果还得等;现在小程序直接扫码同步,每天能多服务两户。”她的手机里存储着35位老人的健康档案,最新一条是84岁林干怡的记录,附带着老人坐在藤椅上微笑的照片。

    “这些姑娘每周都来,量完血压就拍照,我在中山的孙子马上就能看到。”林干怡摸着门框上的二维码,“上次台风天,村干部冒雨来检查屋顶,孙子在小程序上看到视频,立刻打电话叮嘱,心里特别温暖。”

    驻村选调生邝伟东指着后台数据说:“我们利用驻村经费添置了检测设备,两年来累计建立健康档案140余份,年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真正实现了‘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的服务目标。”

    积分制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在红丰为民服务站的公示屏前,村民们正围着看“道德银行积分榜”。梁伏女家以季度1260分位居前列,她家门前整洁的庭院里,二维码门牌格外显眼。“扫这个码能查积分、提建议,服务队检查卫生也靠它打分。”梁伏女笑着说,“去年年底靠平时攒来的积分换了大米和食用油,孙子夸我是‘积分小能手’。”

    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日光翻着积分台账告诉记者:“自2023年试点积分制以来,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以前组织清扫活动响应者寥寥,现在连年轻人都主动报名当志愿者。”

    邝伟东补充道:“积分标准很实在,参兵、考大学能加分,门前三包不合格要扣分。服务队扫码评分实时更新,村民随时可查排名,比往日的红榜公示更透明。”

    “原先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总说APP占手机内存,今年我们升级成微信小程序,使用率提升了40%。”梁日光说。

    在一村一网数字乡村管理系统的数据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健康监测服务时长、服务次数、老人健康指标预警,以及留言建议等。“我们定期根据这些数据开碰头会,小程序成了收集民意的‘顺风耳’。”梁日光说,村里已根据群众建议新增了3处休闲健身场地。

    夕阳下,陈瑞兰老人在自家院子里侍弄花草,她家的文明积分一直名列前茅。“村里变干净了,后生仔都愿意常回来看看,这数字时代啊,把人心都聚到一块了。”老人的话里,藏着红丰村用数字技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密码。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