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事心双解”谱写家庭和谐乐章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7-31 07:31   

法官团队进校园为孩子们送去法治“大餐”。

法官团队进校园为孩子们送去法治“大餐”。

 

法官通过“家庭式”询问,对双方离婚后如何关心爱护孩子成长等进行家庭教育。

法官通过“家庭式”询问,对双方离婚后如何关心爱护孩子成长等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事审判在“法结”与“心结”交织中,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幸福,也关乎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近年来,蓬江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婚姻家庭领域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蓬江区委政法委的统筹下,以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为核心,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方式与工作机制改革创新,设立家事审判庭,通过“法院+社区”“法院+妇联”“法院+协会”的“1+3”的工作模式,强化“家事特邀调解员+家事协理员+家事纠纷心理辅导员”机制效能,系列创新举措,打造“启明星”特色审判品牌,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成为守护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

    文/图 凌雪敏 邱媛媛

    1 完善多元共治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蓬江法院秉承以“和”为核心的家事审判理念,专业化审理家事案件,法院与区妇联在东区审判庭成立家事纠纷联调工作室,通过构建“法院+社区+妇联+心理协会”的审判机制妥善化解家庭矛盾。

    王某与蒋某曾是一对恋人,分手后不久,王某怀孕并生下了欢欢。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欢欢的相貌与蒋某愈发相似,王某将孩子的存在告知蒋某,并出于信任,答应将孩子交给蒋某照顾一段时间。可谁知孩子这一去便没了音信。王某多方尝试联系无果后向蓬江法院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东区审判庭的张华理法官确认事实后依法向蒋某发出人格权侵害禁令,并联合蓬江区妇联,依托家事纠纷联调工作室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采取“背对背”调解方法,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双方以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子女成长为原则,来确定抚养权归属。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孩子归王某抚养,双方就抚养费、抚养权等问题达成一致。

    2024年以来,蓬江法院共审结婚姻家事案件439件,调解家事纠纷149件,调解成功率达62%;发出家庭教育令、关爱未成年子女温馨提示卡80余份。

    2 注重实质解纷

    “瞻前顾后”全面解纷

    在婚姻家事领域,部分深层次矛盾不会因案件的审结而自然消解,因此,在此类案件中要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全方位的保护伞。家事回访机制是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后续回访跟踪,能有效防止新问题滋生。

    周女士与钱先生于2014年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但双方常因琐事争吵。随着矛盾不断升级,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周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庭审中,双方表示子女目前均已满8周岁,处于自主意识觉醒阶段,抗拒父母离婚,不愿到庭接受询问。

    家事纠纷联调工作室成员、承办法官陈华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专门来到周家开展“家庭式”询问,并对双方离婚后如何关心、爱护孩子成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双方听取了意见后,均表示离婚后也会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不缺席孩子每一个成长瞬间。

    近年来,为进一步延伸家事纠纷联调工作室的功能,蓬江法院积极探索“柔性司法”模式,对离婚纠纷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难题,通过“心理干预+家庭回访+联动保护”机制,形成“审判-修复-回访”闭环服务,逐步构建起“专业审判+心理辅导”未成年人审判新模式,推动法庭从“裁判者”向“修复者”转变。除判后回访外,还与市心理协会共同建成全市首个“家事审判心理学专业实践基地”,与五邑大学共建“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案情+家情+性情”评估辅导,开辟集心理疏导、沙盘分析、儿童观察为一体的多功能工作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

    3 守护银龄幸福

    柔性修复社会关系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道路上,蓬江法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依法妥善审理涉老年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依法审理赡养纠纷案件,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加大老年人精神赡养类案件调解力度,增进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不断重视诉讼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诉讼服务机制建设,把司法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

    秀婆婆年事已高,长期卧病在床,此前五个子女共同管理母亲的财产,并签订了管理协议,但一段时间后却出了问题。“五弟私自从母亲账户里转走了6万元。”气不过的老二为母亲打起了官司,要求其余子女返还私自挪用的母亲财产。

    一纸诉状让这个家庭的关系跌到了冰点,表面是钱财纠纷,实际上是家庭矛盾得不到化解。执行干警区文炜到医院了解秀婆婆病情以及后续治疗费用情况后便约上五个子女到母亲病房开展调解。考虑到目前老人的长期治疗需要,结合后续治疗费用情况,区文炜建议将老人的存款汇入医院开设的个人账户,让存款变成治病钱,最大限度保障老人的权益,“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又热闹了起来……

    蓬江法院通过不断优化适老型诉讼服务,树立人性化审判理念,注重将对老年当事人的保护从身份、财产利益全面延伸到人格、安全、情感利益。通过上门立案、开庭,开通老年人维权热线、对生活困难老年人予以司法救助等举措,2025年以来共为老人提供便民服务46次,办理涉老年人权益案件26件,助力老年人真正实现放心、安心养老。

    4 创新多元普法

    实现权益全链保护

    在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责中,蓬江法院创新打造“启明星”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创新构建“3211”普法体系,即建立关爱、联动、综合治理三项机制,打造审判、普法两支专业化队伍,建设一个普法剧场、一个普法讲堂,实现了少年审判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深度融合。从预防、审理到治理,全方位、多维度地探索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路径。该品牌获评202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是江门市唯一一个获奖的基层法院。

    此外,蓬江法院还坚持案件办理与促推治理并重,在各方协力上做文章,深入参与构建涉未成年人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通过一案一研判、一校一服务等方式构建“法院+N”模式,探索了一条典型案例发布为先,司法建议、从业禁止令、家庭教育令等紧随其后的治理路径。近年来,蓬江法院向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等发出司法建议书20余篇,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普法活动70余次,覆盖师生5万余人次,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体系,完善多方协同工作格局,共同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

    未来,蓬江法院将以更加专业的审判、更人性化的关怀、更高效的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守护万千家庭无惧风雨、尽享安宁。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钟建基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