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婵 通讯员/曾梓欣) 近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结合“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召开“区委书记·人大代表共话‘百千万工程’ 聚力民生实事”座谈会。江海区委书记李捷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回应代表关切,推动“百千万工程”从纸面规划走向落地实践。
会上,江海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详细汇报了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典型村打造、教育资源配置、道路交通优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和规划。人大代表结合前期调研建言献策。
“当前‘三线’杂乱问题已成为居民普遍关注的痛点,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影响了城市形象。”区人大代表关仲霞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维护。
区人大代表胡忠燕表示,近年来,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容得到了改善,但危房整治仍面临产权纠纷、村民重建顾虑、政策支持不足三大难题。建议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明确拆除重建流程,建立产权调处机制,依法推进解危,消除安全隐患。
聚焦农村集体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区人大代表周柏森表示,当前,未确权厂房、工商业用地因手续缺失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议建立分类处置制度并组建专班推进。区人大代表陈松根则表示,应在合法前提下探索旧厂房活化利用路径。
针对企业办事痛点,区人大代表陈赐康以光伏报装为例算起“时间账”:某企业办理光伏报装项目,需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材料,耗费时间较长。他建议,建立全域数据共享中枢,推行电子证照互认体系,构建业务协同新机制。
此外,区人大代表李壮伦、李国威、马健强等还围绕乡村治理、打造活力江海新名片、解决高新区东宁路一带水浸问题等方面提出建议。面对代表们的“麻辣提问”,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政务和数据局等部门一一作出回应。
李捷强调,相关部门要树牢“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对代表建议做到即时响应、限时办结。区人大常委会要运用满意度测评、办理结果“回头看”等机制,构建建议办理全链条闭环,切实将民意转化为发展实效。
会前,人大代表们还实地走访了礼乐街道乌纱村、新华村两个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江海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