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7岁抗战老战士黄光华坐在轮椅上哼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一边观看九三阅兵直播一边敬礼的视频画面令网友动容——他那坚定的目光背后,是一段跨越南洋与岭南的烽火传奇:9岁下南洋,15岁加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曾勇袭敌营俘虏日军军官,回国后随新高鹤游击队转战沙场……硝烟散去,军号声仍在他心里回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江门日报记者 张泽彬
黄光华出生于鹤山市鹤城镇,曾在坪山小学短暂就读一年,9岁时便随家人前往南洋谋生。在当地华侨小学读书期间,他掌握了画画、唱歌和演话剧等技能。1942年,15岁的黄光华毅然加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成为马来亚共产党的一员。
在军中,他主要负责抗日宣传工作,包括创作抗日白话诗、绘制抗日宣传画、领唱抗日歌曲。“我还曾和战友一起闯入有警备队驻守的营地,成功俘虏了一名日军军官。”黄光华回忆说。
据黄光华回忆,他还曾与战友们一起设计铲除特务。行动当天,一名与目标相熟的战友先是以喝茶为名,把特务引诱出来。黄光华说:“那位战友和他搭着肩走在前面,控制着他。我拿着锄头走在后面,还有一名战友藏在路边埋伏。”走到预定地点,大家合力制服并铲除了这名特务。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黄光华回到国内加入新高鹤游击队,投身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回到鹤城镇教书,后在电影院画宣传画,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鹤山定居。
在黄光华的长子黄建国眼里,父亲学识丰富、多才多艺,对子女要求严格。“我读小学时,父亲在鹤城镇教书,他经常辅导我学习,并鼓励我好学多思,树立远大理想,早日报效祖国。”在黄光华的教育下,他的子女走向社会后,成为了教育、政法、文化等领域的人才。
黄建国说,父亲甚少主动提及他在军中的经历,当子女问起时,他也只是简单略过。实际上,黄光华未曾忘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父亲空闲时,经常拜访在军中结识的战友,与他们共叙战友情。父亲还曾带我赴马来西亚,参观抗日战士浴血奋战过的险峻山头。”黄建国回忆说,“踏上曾经的战场,父亲叮嘱我,‘你们生在和平年代,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绝不能忘记过去艰苦抗日的历史’。”这句话黄建国铭记在心。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黄光华已经97岁高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娘子军连歌》《大刀进行曲》等经典曲目仍牢牢刻在他的脑海里。至今,当有部队官兵、学校师生登门看望他时,他还常常搬出电子琴“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