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拒绝无证“黑中介”!

来源:广发银行  发表时间:2025-09-18 15:09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法中介以“低息贷款”“包过审批”“内部渠道”等噱头,瞄准急需资金的金融金融消费者,实施诈骗、信息窃取、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案例回顾

2024年,客户陈先生计划购置房产时,在多家银行咨询贷款后觉得额度未达预期,遂通过网络找到一名贷款中介经理,其声称可“包过贷”且“利率低于银行贷款市场水平”。中介要求客户陈先生先支付5000元“签约费”,并承诺“若未达优惠利率,全额退款”。陈先生信以为真,向该中介提交材料申请贷款。

贷款获批后,陈先生发现实际利率远高于中介承诺的优惠利率。中介以“贷款机构临时调整政策”为由搪塞,要求支付1万元以优质客户名义提交申请加快审批和协商利率。陈先生再次支付费用后发现中介失联,便咨询银行。银行向陈先生宣导正规机构贷款无需支付“服务费”“加急费”等,判断其是遭遇了非法中介骗局,遂指引马上报警。

风险剖析

非法金融中介活动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存在的风险有:

1.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非法中介以“零门槛”“包过贷”“利率低于市场”等噱头吸引客户,或诱导客户签订合同,客户支付费用后就失联。

2.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非法中介以“快速审批”“优惠利率”为由,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收入流水、通讯录、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不法中介可能将客户信息转售,造成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风险提示

非法中介如同金融市场的“毒瘤”,通过虚假承诺、信息泄露、合同欺诈等手段,对社会和金融消费者造成经济、法律等多维度伤害。金融金融消费者需擦亮双眼,选择正规渠道。广发银行江门分行温馨提醒您:

1.不轻信中介“低息包过”“内部渠道”等承诺,贷款申请全程通过银行官方渠道办理,对中介代为操作保持警惕,拒绝支付任何前期费用。贷款政策以银行官方解释为准,办理过程存在疑问请及时联系银行。

2.保护个人信息,拒绝过度授权。不轻易向他人提供敏感信息,仅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提交贷款申请所需的必要信息及材料,避免通过微信、邮件等第三方渠道发送身份证、银行卡照片、银行流水等个人信息。

3.如发现被骗,保留所有交易记录和沟通证据,立即拨打110电话进行报警。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宁园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