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经常头晕或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作怪”
非手术治疗“拯救”脖子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3-10-17 09:25   

医护人员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检查身体。

医护人员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检查身体。

莫健斌

莫健斌

    有的人年纪轻轻,颈椎却已经“老了”。有的人头还没秃,颈椎却已经先“垮了”。很多人觉得颈椎病是“老年病”,离自己或者家人很远,但在现今电子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娱乐,大多数人都离不开各种电子设备,对着屏幕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时间久了,脖子就开始受不了了。

    “颈椎病不只是脖子及附近肌肉感觉酸痛紧绷这么简单,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你想象不到、觉得没有关联的病症。”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六区(脊柱外科)主任莫健斌提醒,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低头族”的出现让颈椎病患者不断增多,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反复发作的疼痛、头晕、困乏等症状,正在“压垮”颈椎脆弱的年轻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李中杰 赵晓东 刘森

    A 颈椎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在临床门诊工作中,颈椎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密切相关。”莫健斌介绍,其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或损伤,刺激或压迫颈椎侧前方的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目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病率占颈椎病的3.8%—17.6%,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患者约占比61%,男性患者约占比39%,以44—50岁人群最多。多数患者病史较长,一般大于3个月,就诊时往往已呈现焦虑甚至抑郁状态。

    52岁的刘阿姨反复头晕、心慌伴间断腹胀不适半年多,曾到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诊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期前往该院骨六科就诊时,刘阿姨呈现焦虑状态,长期被失眠困扰。

    “从单位退休后,我就在家帮忙照顾小孩,平常也会看看手机放松心情。一年前偶尔脖子发紧、酸胀,擦药酒后有所缓解,便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半年来,每当一劳累就出现头晕、心慌、腹胀等不适,还影响了睡眠。”刘阿姨向医生倾诉道。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再结合既往的就诊经历及颈椎MR、DR检查,医生考虑刘阿姨的头晕、心慌及腹胀等不适是因为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的,在临床上考虑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诊断为项痹病,辨证为气阴两虚证,以益气补阴、活血止痛为原则,开具痛安汤加减处方,配合国医大师韦贵康脊柱三联整治手法,辅助三路烫疗包外敷。刘阿姨接受一周的综合系统性治疗后,颈后方痉挛的肌肉得到了较大缓解,不适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

    B 出现可疑症状尽早到专科治疗

    实际上,颈椎病是一个较为笼统的名称,临床上会根据受压迫的位置不同,分为6种类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

    “谈到颈椎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大众了解甚少。它是颈椎病的其中一型,主要依靠症状诊断(目前没有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容易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混淆。”莫健斌表示,由于交感神经缠绕在椎动脉上面,当颈后方肌肉紧张时,就会刺激颈交感神经,从而诱发相应症状。多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手麻、耳鸣、眼花、心慌、心前区疼痛、多汗、畏寒、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病史较长而且得不到正确治疗的患者常常会呈现焦虑状态。这类患者常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或者更年期综合征等。临床上极难确诊,需要与一系列的内科疾病进行鉴别,属于临床疑难病。

    “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既要处理颈椎局部的症状,同时也要考虑到与整体脊柱关节的调理。”莫健斌说,该科团队在学习国医大师韦贵康的“六不通”理论下,使用脊柱三联整治手法,即“理筋、调骨、对症”,使“骨正、筋顺、症除”,激活薄弱肌、拉伸挛缩肌、松动关节、柔顺经筋,从而达到“六通”(正、调、松、顺、动、荣)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生理弯曲变形,与长期不良坐姿、颈部过度劳累有关。“低头族”经常头晕或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作怪”。莫健斌提醒,若出现可疑症状,辗转求医得不到解决,应怀疑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尽早到专科治疗以“拯救”脖子,如按摩、牵引、针灸、微创手术等,以减轻疼痛,降低复发,促进康复。

    C 超90%患者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或缓解

    据悉,超90%的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或缓解,其他一小部分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莫健斌介绍,目前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该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包含以下几种:

    1、颈椎牵引治疗。这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主要适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牵引将其中的间隙拉开,减轻受压迫水肿的神经根。但若为椎体后缘增生、小关节或黄韧带病变导致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则不宜牵引。

    2、物理因子治疗。能够扩张血管,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减轻颈部重要结构周围的炎症反应、水肿和粘连。

    3、药物治疗。中药临床应用需辨证论治,西药主要包括消炎镇痛、扩张血管、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脱水减压、营养神经等药物。

    4、手法治疗。常用手法可分为推拿、按摩和关节松动术,可快速减轻患者疼痛以及增加患者颈椎的活动度,配合脊柱三联整治手法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更佳。

    5、针灸治疗。针刺配以电针、艾灸等方法,可消除水肿、抗炎、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神经的刺激和压迫,可显著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6、矫形支具治疗。最常用的有颈围和颈托,应用于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以及各种类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但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最好不超过3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

    7、运动疗法。主要包括扩胸、耸肩运动、颈部拉伸、打羽毛球、游泳等,循序渐进,避免造成颈部损伤。

    医学指导

    莫健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六区(脊柱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岭南名医。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颈肩腰腿疼痛等相关疾病,能开展椎间孔镜、椎体成形、经皮椎弓根钉等微创手术以及常规开放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管狭窄症、颈腰椎滑脱症、椎体爆裂骨折脱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肿瘤、结核、畸形等疾病。

    ★延伸阅读

    枕头好才能颈椎好

    人的一天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因此选择合适的枕头,对于保护颈椎太重要了!市面上枕头的品种花样繁多,莫健斌建议,应当选用透气、软硬适中、高低适中的枕头。

    据介绍,好的枕头根据人体曲线设计,最好是颈部高一点,头部低一点。成人选用枕头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1、“低、中枕”:平卧时高度约为等于或低于竖握一拳头大小(约5—15cm),此类枕头适合大多数健康人群或未发生明显颈椎曲度变形患者。2、“高枕”:高度约10—20cm,此类枕头适合颈椎曲度反弓或颈部前移变形患者(可拿一些软毛巾等一层层垫高,直到某个高度一觉醒来脖子处于舒适放松状态,即为合宜的高度)。睡觉时,侧卧的高度需要与一侧的肩同宽。整体的形状要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前高后低且中间凹陷的马鞍形为好,为了保证睡觉时不脱离枕头,建议枕头的宽度不低于肩宽的1.5倍。

    此外,适当的颈部锻炼、避免长期低头姿势、注意颈部防寒保暖及外伤等,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