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爆炒米 一份甜蜜的“年味”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1-31 07:20   

 

刚出炉的爆炒米色泽金黄,看起来十分诱人,吸引不少人前来购买。

刚出炉的爆炒米色泽金黄,看起来十分诱人,吸引不少人前来购买。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有人说,人越长大,就越怀念小时候的“年味”。

    在你印象中,“年味”是什么?是穿新衣,团年饭,贴对联,还是走亲戚?

    在很多江门人的印象中,舌尖上的“年味”,是那块甜甜脆脆的爆炒米。仿佛吃上这一口,才算是过年。小时候每到农历新年前,各个村就会出现爆炒米的制作身影。然而,现在传统制作的爆炒米却愈发少见。

    本期“包包世界”栏目将带你领略传统的爆炒米制作技艺,让你找回这份专属的甜蜜“年味”。

    爆炒米生意火爆

    在凌云塔下不远处的新会会城街道茶坑村内,距离梁启超故居几百米远,有一个销售爆炒米的摊位,从早上8点到傍晚5点,这里都热闹非凡。一个小小的摊位,被顾客团团围住,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制作爆炒米的机器是一只黝黑的大肚子铁罐,上面有一个小口,把米倒入,关上铁盖,用铁管扳手拧牢。制作爆炒米的机器,在蹿着火焰的炉子上自动旋转。等过了几分钟,师傅就会把机器往前一推,再用铁管扳手敲开盖子。“开炮了!”此时如同放炮一样“砰”的一声巨响,瞬间白烟升腾,还有数不清的“爆米”从黑乎乎的“炮膛”中“蹦”到一条长长的编织袋里,空气中弥漫一股浓郁的香甜爆米花香。

    在另一侧,摊主梁老先生正在熬糖,只见他放入白糖、食用油等材料,将糖熬至金黄色,再放入花生、“爆米”进行翻炒,直至糖浆将它们完全包裹,再倒入正方形木制的模具里。

    紧接着,梁老先生的儿子梁先生便负责将做好的爆炒米压平、冷却三五分钟,一份香喷喷的爆炒米就完成。

    梁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爆炒米,还有爆通粉、爆米粉,都是按重量来销售的,一公斤50元。他们一般是每年过年前1个月左右开始摆摊销售,就卖1个月左右。今年是从1月份开始摆摊卖的,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卖到傍晚5点左右,一天大概能做四五十板爆炒米(爆通粉、爆米粉)。

    记者到场采访时是中午1点左右,此时前来选购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梁先生他们都忙个不停。“现在都没有吃午饭,经常要忙到两三点才吃得上饭。”梁先生说道。

    给街坊带来甜蜜“年味”

    这一份爆炒米,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承载着江门人的甜蜜“年味”。

    梁先生介绍,他的父亲梁老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这个,已经坚持做了四五十年。现在每逢过年前,他们一家齐上阵,给村民街坊带来专属的“年味”。听到这儿的老梁先生忍不住补充道,“我儿子还没出生,我就开始做了!”

    茶坑村村民梁阿姨几乎每年都会买爆炒米、爆通粉,她说,小年夜祭拜需要用爆炒米,所以每年都会来买。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像饼干一样包装好的炒米饼,但她依然觉得传统制作的更有“年味”。另外,爆炒米很香,家人都很喜欢吃。

    除了当地村民外,还有从蓬江、江海区赶来的顾客,礼乐人李小姐就是其中一个。“算起来,我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尝过这份特别的‘年味’了。”李小姐笑着说道,小时候物资匮乏,平时很少能吃上零食,所以特别期待过年。每逢过年前,他们一听到爆炒米的吆喝声,就自带大米、通心粉、花生、白糖,有时还要带上柴、禾秆草去排队等候。对于她来说,爆炒米是过年专属的“年味”,所以听说在新会茶坑村有现场卖,她就赶过来买了。

    购买后,李小姐在现场迫不及待就尝了一块,她说,“嗯,是小时候的味道,甜甜的、脆脆的。虽然有点‘热气’,但味道不错。”

    茶坑印象负责人崔珀诚告诉记者,这里最近都成了网红打卡点了,很多人来买爆炒米,也有很多人是专门为了看“开炮”的那一下,觉得很震撼。

    作为江门的传统年俗,爆炒米早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份爆炒米,给街坊带来了专属的甜蜜“年味”。

    (文/图 李银换)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