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洞村、上巷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以示范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5-17 07:22   

如今,五洞牛肉美食街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如今,五洞牛肉美食街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棠下镇供图

 

上巷村大力发展“凉瓜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上巷村大力发展“凉瓜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上巷村供图

 

    □江门日报记者 罗霈 任佳燕 通讯员 卢淑欣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及示范村创建名单,蓬江区共有两个村成功入选,分别为棠下镇五洞村和杜阮镇上巷村。

    据了解,省农业农村厅结合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工作,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以示范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洞村

    大力发展“食牛”产业

    近年来,五洞村凭借着“牛肉美味价廉、交通条件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牛”产业,积极推动“美食+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如今,五洞牛肉美食街已成为江门乃至周边城市的网红打卡点。

    据了解,五洞村位处棠下镇北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升级第一产业,成功打造“一村一品”连片鳗鱼产业园基地;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村内建设总规划面积127.27公顷的预制菜产业园,打造冷链仓储、预制菜加工、综合服务与文旅、批发交易、智能烹饪设备制造、产业融合等全链条业态;扩展第三产业,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内公厕、道路、休闲公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结合初心谷公园、草莓园、番茄农家乐、网红花海打卡点等,打造集旅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田园风光牛肉美食特色产业。

    “在家门口就业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几年前,五洞村村民冯阿姨回到家乡,成为牛餐馆的一名服务员。她表示,如今的五洞村交通便捷、环境整洁、生活舒适,五洞牛肉美食街的发展更是红红火火,她自己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生活过得很满足。据统计,五洞牛肉美食街为附近村民提供了400多个工作岗位,为强村富民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五洞村深入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助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以五洞牛肉美食街为主轴,积极发动党员、村民沿路拆旧补绿、清除杂物,利用墙绘美化农房,增设交通标识,修整破损花圃,重建人行道,升级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颜值”。同时,结合原有山林风貌,盘活土地资源,建设小公园、草莓采摘园、田园绿道、缤纷彩田等,让游客们既能吃上美食,又可以游玩赏绿、体验农耕。今年,五洞村已累计种植簕杜鹃、黄花风铃木等绿植超2500棵。

    上巷村

    念好“凉瓜经”

    “这段时间有凉瓜吗?需要20箱”“凉瓜怎么卖,可以网上订购吗”……近期,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杜阮凉瓜“上新”信息,来自北京、广州、东莞等地的客户纷纷订购。自4月底上市以来,杜阮凉瓜已销售2500多公斤。

    上巷村位于杜阮镇中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区。近年来,上巷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绿美乡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念好“凉瓜经”,大力发展“凉瓜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当前正值杜阮凉瓜集中上市的时节,在上巷村内的凉瓜种植大棚,凉瓜藤长势喜人。为保证杜阮凉瓜的产量稳定,上巷村依托产业链党委,争取资源搭建凉瓜种植大棚,并加强农户种植技术培训,推动打造凉瓜现代化大棚种植示范区;同时,力求破解杜阮凉瓜存储难、运输难等产业发展瓶颈,不仅与顺丰、大昌等企业结对,还开设“凉瓜小馆”,进一步拓展市场,推进凉瓜产业发展。目前,上巷村凉瓜种植规模约6.7万平方米,年产量5万公斤,凉瓜销售价格由每公斤16元提高到30元左右,持续擦亮“杜阮凉瓜”品牌。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丰富村民的美好生活,上巷村以“活动+市集”的模式创新驱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歌唱比赛、重阳文艺汇演等活动定期举办乡村市集,依托乡村市集,引进“凉瓜宴”田园餐饮等企业,绘制上巷美食旅游地图,目前已举办乡村市集6期,吸引逾20万人次。

    通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上巷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实现“村美、民富、业兴”,先后获评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凉瓜专业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等。“这几年村里发展尤为快速,道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村中活动越来越多,村民收入也在增加,我们生活得更加开心、舒心。”在上巷村生活了30多年的村民玲姨开心地表示。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