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探索“公法+政协委员”新模式 政协委员助力解决市民法律难题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4-05-25 10:02   

    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杨潇锋) 近日,市民刘先生一家走进设置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向律师行业委员赵剑客咨询一宗困扰多年的邻里纠纷问题,赵剑客给出法律意见后,刘先生一家满意而归。“没想到我的事还能有政协委员帮忙解决。”刘先生说。

    像刘先生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据了解,市司法局联合市政协探索的“公法+政协委员”工作新模式,通过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打造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反映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平台,持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自去年12月29日成立后,市政协常委、广东金硕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扶波便定期来此值班,在为群众解难题的过程中,获得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求助人吴女士的遭遇。

    2016年,吴女士与黄某在江海区民政局登记结婚,然而,令吴女士意想不到的是,婚后不久黄某便因病不治去世。由于黄某同时持有国内身份证和香港身份证,其国内身份证名字为“黄某灵”,和结婚登记时使用的香港身份证上的名字“黄某”并不一致。住院登记时使用的名字为黄某灵,导致医院只能出具黄某灵的死亡证明,因无法证明黄某灵和黄某是同一人,证明不了黄某死亡。

    拿到黄某灵的死亡证明,却无法证明自己的丈夫去世,吴女士一筹莫展,于是走上了四处奔波证明丈夫黄某死亡的漫长之路,但几乎跑遍了医院、公安、民政等部门,就是没法证明黄某和黄某灵是同一人。眼看求助无门,经人介绍,吴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

    林扶波耐心听取了吴女士的遭遇,很快帮其梳理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吴女士文化程度不高,林扶波为其代笔向公安机关写了一封求助信,清晰完整地讲述了其主要诉求,并将信件寄到广东公安“平安信箱”,希望尽快得到公安机关的帮助,早日了结心事。

    在林扶波帮助整理的大量事实证据面前,公安机关最终认定黄某和黄某灵为同一人。市公安局江海分局出具了黄某的死亡证明,解决了困扰吴女士许久的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律师行业发展迅速,现有律师1727人,包括社会律师1083人、社会律师事务所105家,律师中的“两代表一委员”也越来越多,其中本届市政协委员中共有律师6人,涵盖民建、社科、农工党、工商联界别。市政协律师行业委员工作室汇聚来自全市各民主党派资深律师代表,他们来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努力诠释“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新使命新担当。

(责任编辑: 陆世杰  二审:王雪晴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