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总目标”中,关于写话作出的要求如下:可以根据表达需要,学生应能围绕表达中心,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以及想法。1~2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忽视图片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导致无法将图片中的内容完整表达出来,由此产生学生审题不清、观察不细,导致字数不足、张冠李戴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本人认为可以引入绘本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妙笔生花。
开平市水口镇红花小学 张金凤
首先,探究绘本秘密,慧眼练就写话精彩。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多数都会因为其精美的画面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教师可以引导其通过反复观赏读出“原文”没有表达的故事内容,利用绘本图画中的秘密补充原文内容,辅助学生提高表达写话的能力。以《我的爸爸叫焦尼》绘本故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图形色彩变化入手,说一说自己的新发现。特别是图画中的景物、道具、人物表情等,在观察探究中,培养想象能力与理解表达能力,助推看图写话水平的提升。
其次,仿照绘本表达,句群提高写话水平。考虑到绘本文字是朗朗上口与生动活泼的,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其中有特点的词、句、段,组织迁移仿写活动。以《逃家小兔》绘本为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句式是,“如果你……,”XX说,“我就要……”由此展现兔妈妈的母爱。那么,教师不妨让学生试着利用故事中的句群表达,如“如果你变成远航的小船,”妈妈说,“我就要变成港湾,等待你平安归来。”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与感受,便能写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最后,体验绘本神奇,想象丰满写话空间。相比之下,看图写话给出的画面相较单调,而想要写出丰富精彩的内容,则需要借助想象力让图画“动起来”,这样语句才能有血有肉。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利用体验帮助其提升想象力,而绘本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体验机会。低年级学生习惯将一切人格化,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也要精准把握这一特点,选择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绘本故事,让其自然而然地展开想象。比如《逃家小兔》,引导学生想象小兔子逃跑后会变成什么,兔妈妈会因其变成什么?或者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想象衣服还能发生哪些变化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均是启迪想象的题材。
综上所述,依托绘本故事开展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教师需要明确绘本阅读和写话训练之间的契合点,充分挖掘绘本教学资源,将绘本巧妙地嫁接于课堂教学中,更好助力学生提高看图写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