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蟠光村,新铺设的沥青村道平整宽阔,与特色墙绘及周边绿化相映成趣。
“我上班经常要走蟠光一村至蟠光四村的主路,以前这条村道是水泥路面且比较窄,会车困难。今年,这条路铺设了沥青并拓宽了,通行舒适度大幅提升。”昨日,桃源镇蟠光村村民李志坚告诉记者。当天,记者走访蟠光村并体验了一趟徒步新村道,新铺设的沥青村道平整宽阔,与各具特色的墙绘及周边的绿化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美丽乡村景象,村民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平整宽阔的村道上来来往往,为村庄增添了蓬勃生机。
建好路,惠民生,兴产业,促发展。近年来,鹤山市有关部门及镇(街)紧紧围绕鹤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百村共建”行动,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和村内道路建设,让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人民群众。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通讯员 梁咏琳 温志宏 胡钊贤
A 打造美丽农村路
文旅融合促发展
4月30日上午,鹤山“乐动鹤山·悦享源林”万人徒步嘉年华在宅梧镇源林生态乐园举行。近万名徒步爱好者沿着精心规划的路线,亲身感受“百千万工程”给鹤山乡村带来的崭新变化。
源林生态乐园所在的宅梧镇是拥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革命老区镇。近年来,鹤山市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美丽农村路建设,把宅梧镇辖区内分散的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文旅路线。在宅梧镇县道X524明靖线与县道X504更宅线的交会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的红色招牌格外醒目。以该处为起点,一条精心设计的“红色线路”延伸开来,宅梧镇以美丽农村路为媒,整合沿线的凤鸣谷、源林生态乐园等森林康养“圣地”,创建出一条集绿色生态、红色遗迹、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研学路线。
这一创新实践是鹤山市以农村路为媒串联文旅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鹤山市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模式,结合全域旅游、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典型镇乡村示范点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路网联通计划,把鹤山全域划分为“岭南水乡、人文客韵、活力工业、森林康养、红色田园”五个特色片区,并根据各片区的特色打造主题美丽农村路,推动农村公路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鹤山市共实施52.6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其中,践行“四好农村路+”鹤山模式,鹤山市精心打造了“水乡风情X549坡麦线、绿色康养X524明靖线、客家雅韵X580址大线”等一批美丽农村公路。
李伟业的养殖基地门前的村道得到升级改造,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交通问题。
“X549坡麦线、X551古竹线是省级农村示范路,这两条农村公路坐落在升平河的两岸,把古劳水乡连片密布的桑基鱼塘、梁赞公园、胡蝶故居等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值得一提的是,鹤山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赛事都会在升平河段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领略‘三夹腾龙’文化。”鹤山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股科员吴锦华介绍,完善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鹤山市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路衍经济,助力提升古劳水乡景区的旅游辐射效应,也让古劳镇于2023年获评广东省2022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在今年“五一”假期,该镇接待游客数量9.28万人次,同比增长3.45%。
“我们特意选择沿着坡麦线驾车去古劳水乡景区游玩,沿途风景优美,路况良好,让这趟旅程很惬意。”来自肇庆的游客容女士赞叹道。
B 打通群众致富路
乡村振兴添活力
建好农村公路,不仅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颜值”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通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重要措施。近年来,鹤山市有关部门及镇(街)以农村公路建设助推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积极打造群众致富农村路。
鹤山市精心打造了“绿色康养X524明靖线”等一批美丽农村公路。
桃源镇蟠光村的蓝龙虾养殖产业就是典型案例。该村现有蓝龙虾养殖户30多户,养殖规模约13.33公顷(200多亩)。作为该村蓝龙虾养殖产业的“带头人”,养殖户李伟业此前曾为自家养殖基地门前的狭窄村道所困扰。“以前门前的村道是一条泥路,一到下雨天出入很不方便,加上路旁的杂草树木较多,村道就显得更窄了,不仅不方便会车,还容易被杂草剐蹭车辆,客流量也因此减少。”李伟业说。
为了助力蓝龙虾产业物流链快速运转,去年,桃源镇大力推动蟠光村对村道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利用优质“产业路”把客人“请进来”,把蓝龙虾“卖出去”。其中,李伟业的蓝龙虾养殖基地门前的村道得到扩建并实施了硬底化改造,同时,对路旁的杂乱草木也进行了清理。如今,群众驾车行驶在该段村道上可畅通无阻,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爱车被一旁的杂草树木剐蹭,“高颜值”的村道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自行驾车进入蟠光村购买蓝龙虾。“如今村道修好了,我进出货物更方便了,顾客也愿意开车来采购。”李伟业笑道。
蟠光村党总支书记李福强表示,道路改善还带动了周边农场发展,创造了30多个就业岗位。“过去农场间的泥路雨天难行,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村民上班再也不用发愁了。”
农村公路除了是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关乎村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
“现在我们要去城区,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绕一大圈了!走这条接驳路,就可以到达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从那里去可近了……”5月6日,记者走访龙口镇青文村的珠西国际物流中心至青文大道接驳路看到,这条全长420米、宽8米的道路已实施硬底化,村民们安心地驾车行驶在宽阔的道路上,来往的车辆也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热闹。
据了解,龙口镇青文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是第二批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该村与沙坪街道、珠西国际物流中心相邻。近年来,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迅速,不少务工人员希望就近到青文村租房,而不少青文村村民也希望到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工作,然而,此前两地之间未有道路直接连通,往返两地的“打工人”需要绕行,相当不便。“明明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就在旁边,不少青文村村民却因为交通问题而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青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健伟说。
粉洞村升级改造村道,进一步优化村庄人居环境。
对此,鹤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对接珠西国际物流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用地问题,协调企业参与援建,于去年9月启动珠西国际物流中心至青文大道接驳工程。项目包括修建珠西国际物流中心至青文大道接驳路、珠西国际物流中心接驳青文珠江村的泥土路硬底化改造、修建惠民桥、青文大道全线沥青化和安全化改造项目。去年12月30日,该工程顺利竣工,有效解决了村民、工人的出行难题,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珠西国际物流中心与青文村之间的接驳道路正式通车,让村民有了更多就业选择,同时,不少在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工作的务工人员也选择到青文村就近租房,为青文村村民提高了收入。”温健伟表示。
C 建好安心出行路
增强群众幸福感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鹤山市迎来了一波“旅游热”,古劳镇茶山村作为鹤山一大旅游好去处,在“五一”假期期间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游客们在茶山旅途中的道路交通安全,有赖于鹤山市不断铺筑农村安心出行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古劳茶山生态亲子游知名度较高,深受鹤山及周边城市群众的喜爱,每到假期,茶山的车流量便会增大,而狭窄的道路对会车也有较大影响。去年,鹤山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古劳镇的有关需求,对茶山的农村公路进行勘察,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监督指导在村道C294道坪—七星坑新建3个会车点,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吴锦华说。
安全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首要考量。5月6日,记者走访龙口镇粉洞村看到,从该村入口延伸开来的县道X550线已铺上沥青,路面平整宽阔,方便车辆会车,施工人员正在施划道路标线。
“以前这条路只有4米宽,且因为路面受损而变得坑坑洼洼的,村民出行不仅十分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许多村民因此减少出行,许多外地务工回来的村民也为此感到困扰。”粉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德生回忆道。
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同时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今年年初,鹤山市交通运输局对县道X550线进行提档升级,除了修复受损路面、铺设沥青并增设防护栏外,还对符合条件的路段进行了扩建,过去只有4米宽的道路如今已扩建至6.5米宽,有效保障村民的安全出行。
如今,县道X552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乡村一道新风景。
“现在骑车进出村子更安全了,去镇上购物也方便多了。”粉洞村村民任洲安高兴地说。
记者还从鹤山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3月,鹤山市县道X552鹤城镇第二小学至潮边坑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全面完工。据悉,该县道升级改造工程路线长7.278公里,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该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把原6米宽的旧路面拓宽至6.5米,修复破损板块和加铺沥青,提升行车舒适性,增强道路的耐久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条件。如今,县道X552的面貌焕然一新,周边村民及过往司机纷纷点赞。“现在路修好了,又宽阔又漂亮,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方便和安全,如今村里各种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我们住在村里更舒心了。”鹤城镇城西村委会潮边坑村村民朱伯笑道。
农村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近年来,鹤山市持续优化农村公路管养体系,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发展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转型,为群众打造“道路平坦通畅,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通行环境。鹤山市还深化管养机制改革,按照“一路一长”要求,设立县镇村三级路长,设立路长公示牌,公开管理责任人及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鹤山市累计完成危桥改造9座,实现存量“四五类危桥”全面清除,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6公里,“一清一灯一带”平安路口整治92个,“平安村口”95个,农村公路事故率逐年下降。鹤山市坚决把全市农村公路均列入养护范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共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队伍15支,开展养护改造大修小修及水毁维修工程项目超100项,保障农村公路通行路况。目前,鹤山市农村公路已实现日常巡查、自动化检测、定期养护全覆盖,农村公路优良率达80.6%,优良中率达95.8%。
据了解,接下来,鹤山市将结合上级下达的农村公路新改建任务及美丽农村路建设任务等,按时按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鹤山市将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财政资金,同时,加强工程管理、细化建设程序,明确工程关键节点进度计划,确保基建程序完善。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落实“三同时”“七公开”制度,做好项目全过程监督,全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致力把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