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网络达人走进江门开平塘口镇,推介江门“百千万工程”成效,为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招。陈俊峰摄
5月15日,新媒体助力江门“百千万工程”座谈会在开平塘口一家由澳门人开设的咖啡厅举行。现场气氛活跃,抖音集团旗下多位文旅、生活、美食类网络达人与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共话新媒体如何助力“百千万工程”。这场以绿野田园为背景的对话交流,既是对江门丰富文旅资源的展示挖掘,也为侨乡如何借力新媒体“破圈”提供了新思路。
江门优势
从“天然摄影棚”到农文旅融合发展试验田
座谈会伊始,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以“中国侨都”的底蕴开篇,向来宾介绍江门的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特色和活动安排,从“天然摄影棚”到乡村旅游,再到滨海垂钓项目,勾勒出江门的独特魅力。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朱志宏介绍了开平—台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规划和建设推进情况,展示了沿线农文旅融合发展亮点项目。
本地特色产业代表也现场“带货”兼“取经”,新会陈皮、杜阮凉瓜、恩平簕菜等地理标志产品被频频提及。蓬江区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分享说:“我们的凉瓜亲子游每天都能接待不少旅行团,但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拥抱线上流量。”新会陈皮企业代表关杰峰直言:“传统企业转型电商需要平台赋能,期待抖音在江门布局更多落地培训业务。”
达人支招
从流量引流到生态共建
抖音集团广东公司副总经理高小毛展示了平台助力江门发展的“成绩单”:过去两年,江门海鸭蛋线上销量翻了数倍,赤坎华侨古镇成为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标杆项目。“江门有平台有流量。”他给出三方面合作建议:资源倾斜,借鉴深圳“大V联盟”模式,在江门培育本土网红生态;内容升级,用网络语言重构城市形象;商家赋能,提升中小企业线上运营意识和能力,形成“传播—消费”闭环。
抖音生活服务粤西游玩负责人李芹聚焦“流量变现”提出,今年以来江门有300家以上的文旅企业在抖音开通账号发布视频,达人产品1万多条,企业直播1万场次,曝光2亿多次。李芹说,未来可通过达人直播、活动捆绑(如马拉松+酒店套餐)等方式,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客源,尤其要注意整合头部达人与乡村民宿需求,以市场化运作提升传播效率。
网络达人的发言成为座谈会亮点。环球旅行博主杨文华(“小猪配羊”,抖音粉丝量200万+,全网粉丝量500万)直言:“江门的历史底蕴远超外界认知,但需要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他正努力完成“100个江门取景地”等系列计划,吸引国内外游客了解江门、来到江门。
“野生文旅导演”周谨一(抖音粉丝量118.4万)强调内容深度的重要性:“江门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融合研学、露营、民宿等,串联成2天1夜研学线路,用航拍大片吸引读者。”亲子博主“小H旅行志”邓峰(抖音粉丝量242万)提议发起“15—20秒侨乡短视频挑战赛”,以短视频碎片化传播强化“电影感”标签。
生活博主“开心菜菜”沈玉焕(抖音粉丝量62.8万,全网粉丝量200万+)关注仪式感营销:“比如晒陈皮的过程,本身就是视觉盛宴,可以做得更有仪式感。”美食达人“小熊旅记”陈秀梅(抖音粉丝量124.2万,全网粉丝量700万左右)点赞江门“佛系气质”:“慢生活的民宿和东南亚风情村,适合打造治愈系IP。”
流量是时代的语言,江门不缺好故事,只缺“讲故事的人”。这场田园边的对话,或许正是侨乡迈向“长红”的新起点。
(文/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