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镇全力推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建设,依托中创新航等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推动五金不锈钢与新能源等产业链跨链融合发展。
2024年,司前镇抢抓“双通道”通车机遇,积极融入“黄金内湾”,主动承接广深产业转移,开展八镇联动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金属制品等新兴产业。2024年经济总量达72.11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全区排名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33.79亿元,同比增长18.1%,连续两年增速全区排名第一。聚焦2025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司前镇党委书记梁志成表示,2025年是谋划布局“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司前镇将继续抢抓“大桥经济”“八镇联动”发展新机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紧盯招商引资总投资超45亿元的年度目标,坚持产业升级、园镇融合、村企共生不动摇,围绕六大举措深化布局招商引资工作,奋力在全国千强镇中争先进位,打造古今通汇、产城融合的新能源和金属智造活力城镇。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叶田
通讯员 司前宣
蓄势添能
助力项目落地生根
记者:请问司前镇如何看待招商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请介绍去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梁志成:当前,区域竞争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招商引资是抢抓发展机遇的需要,更是增强发展后劲、应对竞争态势的需要。
2023年以来,我镇牢固树立“抓招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巩固特大镇地位的关键举措,紧紧围绕两大核心方向精准发力招商引资。
一方面,聚焦五金不锈钢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革新、产业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根基,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双重跃升。另一方面,紧抓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大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力度,全力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司前镇全面深化“深圳总部+江门基地”产业布局,依托中创新航等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开展八镇联动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大中小企业跨镇域融通发展,联合开平水口和台山大江、水步等镇,不断扩大金属制品产业链合作规模,各项经济数据平稳向好,成功挺进全国千强镇。
同时,我镇招商分队全年外出广州、深圳等地招商31次,成功引进亿元项目16个,总投资额41.48亿元,完成进度103.7%,同比增长237%。其中,美宜佳粤西总部、民乐管业、君邦科技、贝莱特物流基地、依山金属等总投资24.5亿元的7个项目已竣工并陆续投产。
注入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记者:大家都知道司前是著名的“不锈钢制品之乡”。面对当前的外贸形势,司前镇如何引领五金不锈钢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更大突破?
梁志成:司前镇作为广东省三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五金不锈钢产业链,行业产值超百亿元。近年来,司前镇积极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了多元化产业结构。截至2024年,五金不锈钢行业产值年均增长7.8%,镇内五金不锈钢企业达470家,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80%;五金不锈钢行业产值114.7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77%;带动就业人数超2万人。
司前镇作为广东省三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五金不锈钢产业链。
近年来,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搭建“产学研金智”平台。联合省科学院,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深化建设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发挥五金不锈钢产业链党委作用,健全“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模式,牵线高校、研究机构进驻平台。抓好省五金制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联合明道公司打造数字化服务中心,持续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步伐,支持金属制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申报国家试点,积极引进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服务站点,力争将司前打造成为具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高端金属制造和创新中心。
二是链式改造壮大五金不锈钢专业镇。紧抓“大桥经济”“八镇联动”发展机遇,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主动融入大湾区产业集聚格局,打造不锈钢产业集聚区,强化产业链协作,实现跨镇域产业互融。以司前联成金属与台山水步新达新金属达成业务合作为典型,联合开平水口、台山水步等镇促成八镇更多企业围绕金属制品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力争再引进一批不锈钢精深加工项目。
三是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深化新能源产业培育,积极助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申报省特色产业园,打造光储充一体化零碳示范园区,联合鹤山市址山镇大力推进硅能源产业园布局建设。全力推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前锋工业园扩区建设,依托中创新航等链主企业带动效应,联合台山市大江、鹤山市址山等镇大力引进新能源、硅能源产品零部件项目,推动五金不锈钢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链跨链融合发展,支持民乐管业、盛誉光储等跨链项目做大做强。
铆足干劲
一季度经济总量同比增长9.6%
记者:请问司前镇2025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哪些目标?目前的成效如何?
梁志成:今年,面对新的外贸形势,我镇紧紧围绕新会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招商目标,计划引进项目总投资超45亿元,力争引进超10亿元项目1个,异地招商项目2个,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75%,全力打造产业升级与产城融合发展重点镇。
我镇将一以贯之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抢抓“大桥经济”“八镇联动”发展新机遇,坚持产业升级、园镇融合、村企共生不动摇。做大做强中心镇、专业镇,奋力在全国千强镇中争先进位,建设县域副中心,打造古今通汇、产城融合的新能源和金属智造活力城镇,多措并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目前,我镇招商分队已外出佛山、深圳等地招商21次,引入项目1个,总投资额1.7亿元;在谈项目8个,总投资额28.83亿元,接下来,将力促总投资27.55亿元的一批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今年第一季度,司前镇经济总量同比增长9.6%,全区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全区排名第一。
全员出战
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记者:司前镇将招商作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带动性的工作来抓,面对当前新的机遇与挑战,司前镇2025年招商引资有什么新打法?
梁志成:我镇将主要围绕六大举措策略深化布局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产业链招商。聚焦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薄弱领域,实施精准补链、强链行动,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依托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链主企业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促盛誉光储一体项目、中创新航储能项目、佳久精密零部件等多个新能源、硅能源产业链项目加快落地,打造全新业态。围绕依山金属等龙头企业,发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和增资扩产信息,开展上游新材料、电子信息企业和下游包装、贸易公司招引。
二是平台招商。依托村改、工改等政策红利,加快推进老旧厂房改造升级,打造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成功招引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项目入驻,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截至目前,已通过工改、村改改造厂房约38万平方米,8个项目落户司前镇前锋工业园、天等村工业园等地。
三是定向招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实施定向招商策略,近年来成功招引依山金属、君邦科技、佳久精密等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服务保障等综合措施,吸引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落户,助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四是以商招商。一方面,发挥好司前商会、青商会等协会作用,做好“以商引商”工作;协同中创新航、民乐管业、君邦新材料、贝莱特、大嘉机器人等前期引进的重点企业,孵化上下游配套项目,先行推进配套中创新航的先锋铝业、生产光伏支架的民乐集团、生产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君邦新材料等跨链合作示范项目。另一方面,发挥社会作用,采取聘任招商顾问、招商大使等方式整合社会面招商力量,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储能产业联盟、任君资本、深圳博士科技、澳门江门同乡会等协会乡亲保持密切联系,扩大招商的信息源、朋友圈。
五是全员招商。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的理念,发挥各村(社区)资源禀赋、各部门资源优势,各企业“朋友圈”,做到全力推广司前,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形成“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格局,让每寸土地、每条人脉都成为发展机遇,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六是服务招商。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从企业经营、交通通达、生活消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为落户企业与职工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优质服务。从项目签约到落地投产,全程跟踪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交通方面,积极配合推进国道G240、省道S532等重点交通工程,促进物流运行循环畅通。教育方面,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职工子女转学就读等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100多名职工子女顺利转入位于司前镇的新会一中附属凤山湖中学及相关就近小学,让企业员工在镇安心发展、舒心生活。医疗方面,持续提升二甲医院服务能力,启动凤山湖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便捷可靠的职业病体检服务及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