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近日,由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参建的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动工仪式在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举行。佳航新能源产业园分两期建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4.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据介绍,佳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电极车间、电芯车间、集成车间、结构件库、成品库、动力站房、甲类化学品库、NMP精炼提纯、废水站、固废站、餐厅、门卫等生产及辅助用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充裕的生产与研发空间,有助吸引企业集聚,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对推动江门市新能源产业朝着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增强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积极推进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规划“一基地四片区”发展格局,规划打造面积超70平方公里的新型储能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四个片区。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大泽园区)建设动力储能电池、电池组件生产基地;银湖湾片区重点建设电池材料生产和电池回收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基地;江睦片区重点打造电池系统集成集聚区;广海湾片区建设电力装备制造和新型储能场景应用基地,可开发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据统计,2022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近40个,总投资额超410亿元,2024年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产值跃升至226.08亿元。我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现有规上企业57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基本形成了“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制造及PACK成组+电池生产装备+电池回收利用”的全链条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