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构建服务阵地矩阵
将好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6-27 07:30   

鹤山市“零工市场”以手工作坊为平台,对接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引入多个种类的手工产品项目。

鹤山市“零工市场”以手工作坊为平台,对接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引入多个种类的手工产品项目。

鹤山市人社局对接优质培训资源下沉基层,把职业技能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拓宽职业技能提升渠道。

鹤山市人社局对接优质培训资源下沉基层,把职业技能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拓宽职业技能提升渠道。

    “这些是已经安装好的小风扇,把它们交给其他工作人员封装吧!”“针线活我在行,制作灯饰放心交给我!”6月24日,在鹤山市“零工市场”手工作坊,20多名工人正在赶订单,他们当中有打暑期工的高中毕业生,也有刚送孩子上学的“宝妈”,还有社区里刚退休的居民,大家分工合作,一组负责小风扇的组装和封装,一组负责灯饰制作……

    “零工市场”是鹤山市多方面打造就业服务阵地、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助力群众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山市不断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以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职业技能等工作为抓手,助力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杨光明 通讯员 刘智坚 胡钊贤 郭柳媚

    “前门店、后工厂”

    群众就业顾家两不误

    “送完孙子上学,我会到‘零工市场’手工作坊看看有什么零工可做。今天我负责组装小风扇,工作很简单,我这个从未接触过电器组装的人都能轻松上手。来这里上班时间很灵活,很多老朋友都来这里,大家一起工作很开心!对于我来说,既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赚点零花钱!”沙坪街道桂林社区居民许姨笑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进一步打造群众身边的就业服务圈,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工服务,促进群众高质量就业、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去年,鹤山市积极探索“大党建+零工市场+技能培训+社区驿站”模式,按照省、江门市有关指引标准化建设“零工市场”,并于去年底开始试运营。

鹤山市积极推动部分镇(街)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居民就业需求等因素,整合相关资源建设“就业驿站”,大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鹤山市积极推动部分镇(街)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居民就业需求等因素,整合相关资源建设“就业驿站”,大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鹤山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冯英杰介绍,鹤山市“零工市场”是县级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构建“前门店、后工厂”的就业阵地模式,集居民求职、厂企招聘、技能培训、零散就业、政策宣传指导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推动就业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穿过北湖公园的树荫小道,来到沙坪街道桂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便可以找到鹤山市“零工市场”的“前门店”——“零工市场”服务站。这里整洁明亮,墙上挂有各种就业创业政策简介,门口设有“鹤山e就业”智能求职自助机供群众自行使用。服务站的外墙设有LED屏幕,滚动播放企业招聘信息,一旁的宣传栏还有纸质招聘信息,供群众查阅。

    “服务站可长期免费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并为群众做好求职登记、推荐工作岗位等服务。截至今年5月,鹤山市‘零工市场’已为鹤山市内100多家企业发布超1100条招聘信息,并为165名居民登记就业需求,成功匹配就业59人次。”鹤山市“零工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顺着宣传栏的方向往前走,可以找到鹤山市“零工市场”的“后工厂”——“零工市场”手工作坊。这里面积虽小,但内部设置合理,3张长桌摆满各式各样待组装的零件,打零工的工人早早来到工位,他们一边聊家常,一边熟练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鹤山市‘零工市场’以手工作坊为平台,对接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引入多个种类的手工产品项目,通过‘零工市场’接单,满足困难群众、全职‘宝妈’、残疾人士等居民或特殊群体的灵活就业需求,助力他们增加收入。”沙坪街道桂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余祥介绍。

    “为了让更多群众实现灵活就业,我们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为群众对接‘门槛低、易上手、单价高、工作时间灵活’的产品项目,让群众可以‘随时来、随时做’,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余祥表示。

    “一有空闲,我就会到‘零工市场’做零工。像这样把小装饰品用丝线串起来做成灯饰,我一天可以做100条!”居民黄彩莲笑道。

    “我想趁着高考后的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充实自己的生活。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鹤山市‘零工市场’手工作坊打工。”纪元中学毕业生小耿说。

    除了上述功能,鹤山市“零工市场”还结合不同行业人群需求和就业市场规律,通过精准摸排辖区就业需求,整合鹤山市内优质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源,针对不同行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同时,定期对接社会资源,为群众提供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养老护理、母婴育儿、点心烘焙等内容,助力群众提高自身就业“硬实力”。今年以来,鹤山市“零工市场”共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场,惠及群众逾千人次。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整合资源建设驿站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是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除了打造“零工市场”,近年来,鹤山市还积极推动部分镇(街)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居民就业需求等因素,整合相关资源建设“就业驿站”,大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近就地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推动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招商引资,提升基层治理。目前,鹤山市共建设1个“零工市场”、6个“就业驿站”。

桃源镇“就业驿站”联合伞篷龙头企业开设“妈妈岗”。

桃源镇“就业驿站”联合伞篷龙头企业开设“妈妈岗”。

    其中,桃源镇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基础,推动“就业驿站”建设。在完善服务功能方面,该驿站围绕“求职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四大功能模块,设置综合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便民服务区、技能培训区和信息发布区五大功能区,助力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该驿站还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服务,如根据求职者的个人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符合自身条件和感兴趣的工作。该驿站自去年成立至今,累计收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998条,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427人次,帮助50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就业。

    此外,该驿站定期深入村(社区),主动对接辖区未就业群体,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提供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综合性就业服务,通过分类管理分级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群实施就业帮扶,促进就业服务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该驿站入选全省人社系统2024年度“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该驿站立足伞篷业这一当地特色产业,与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等当地伞篷龙头企业对接,通过“园区技校”服务模式,把企业作为技能培训基地,为求职群众开展岗前免费培训,实现培训后即上岗,让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推动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助力当地伞篷业健康发展。

    “‘就业驿站’通过与企业对接,探索‘车间进家’就业模式,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全职‘宝妈’等人群实现‘家里生活、家里就业’,有效解决辖区‘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目前,桃源镇伞篷业可吸纳全职‘宝妈’、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灵活就业人员约5000人,走出一条‘灵活用工+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服务新路子。”桃源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景文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驿站”的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与企业搭建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今年初,鹤城镇整合人社资源,对该镇“就业驿站”实施升级改造。焕新后的“就业驿站”集合“求职就业+技能培训+综合服务+维权调解”四大功能,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岗位推荐、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今年以来,该驿站累计接待求职者超500人次,为超过47家本地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进行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123人次,助力群众就近就业。同时,该驿站不断强化用工服务,积极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今年举办“南粤春暖”现场招聘会提供岗位超400个,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7人次。此外,该驿站积极发挥维权调解功能,把就业援助与矛盾纠纷化解相结合。今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受理案件(含信访)159多宗,已成功结案143宗,为777名劳动者追回工资约1190万元,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权益。

    搭建技能培训平台

    助群众提升就业“硬实力”

    “我在兴业社区‘就业驿站’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广式点心制作方法,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如今,我在鹤山广场开了一家点心店,店里所有零食都是我亲手制作的。我还会进行创新,让知识学以致用。经营自己的‘梦想小铺’,我非常开心!”沙坪街道兴业社区“就业驿站”学员龚凤笑道。

    龚凤通过参加“就业驿站”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升自身技能并成功创业,这是鹤山市积极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助群众提升就业“硬实力”,促进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鹤山市人社局结合自身实际,对接优质培训资源下沉基层,把职业技能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拓宽职业技能提升渠道。

兴业社区“就业驿站”选取广式点心烹饪等热门就业技能作为培训课程内容,助力群众提升就业竞争力。

兴业社区“就业驿站”选取广式点心烹饪等热门就业技能作为培训课程内容,助力群众提升就业竞争力。

    “助力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十分重要。自去年兴业社区‘就业驿站’投入运营以来,我们在鹤山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的场地空间优势,把职业技能培训班办到驿站。”沙坪街道兴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温慧霞表示,为了让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更契合实际,兴业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楼长”反馈等方式,深入了解辖区群众的就业情况和就业需求,在做好群众求职登记的基础上对接相关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

    “兴业社区位于鹤山老城区,有不少长者居住,养老护理服务需求较大。此外,兴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近鹤山市财贸幼儿园、市工交第二幼儿园,周一至周五有不少‘宝妈’在附近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党群服务中心常常成为‘宝妈’们的‘能量站’。结合这些特点,我们选取母婴生活照护、养老护理、广式点心烹饪等热门技能作为驿站的培训课程内容。除了对接有相关资质的优质培训机构到驿站授课,我们还会在课程结束后联合人社部门等,组织学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让每一位学员日后都能持证上岗,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温慧霞介绍,截至目前,兴业社区“就业驿站”已开办培训班6期,惠及群众94人次。

    除了对接资源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下沉基层,鹤山市人社局还联合市妇联打造鹤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业驿站”,为妇女群众开设公益培训课程,提升广大妇女群众的就业竞争力。该驿站已先后开设烘焙培训班、化妆形象培训班、“掐丝珐琅”培训班、电商培训班、小儿推拿培训班等。

    鹤山市妇联宣传发展部部长林颖霞表示,在如今的“数字化浪潮”中,短视频与直播已成为新经济业态下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今年5月,鹤山市妇联联合杭州知识矩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鹤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业驿站”举办“微光计划”暨短视频直播技能首期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班。其中,线下培训班由授课导师结合自身新媒体工作经验,以“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的方式向大家传授剪辑App的功能和热门AI工具的使用技巧,让学员们学会利用AI技术提升短视频的制作效率和质量。线下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还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继续完成相关课程,并通过导师点评作业等环节,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短视频与直播技能。

    近年来,养老护理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关注,社会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为推动养老服务走深走实,让长者得到更专业、贴心的照护,同时,助力相关行业从业者提升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今年,鹤山市人社局联合鹤山市民政局在鹤山市人力资源生态园举办“南粤家政”养老服务技能提升公益培训班,于4-10月开班,共开设12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老年人生活照护技巧”“老年人常见病及护理”“老年人活动照护及功能锻炼”“养老护理员的个人防护”“协助老年人识别食品和餐具使用”“老年人常见意外的了解、识别、急救、预防”六大主题课程的培训。培训班聘请相关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授课,旨在为鹤山养老服务行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南粤家政”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为长者的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李雨溪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