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鹤山市址山镇莲珠新村,光伏板铺满屋顶,形成一道“风景线”。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张浩洋 通讯员/叶慧雯 许湘粤)走进鹤山市址山镇莲珠新村,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深蓝色的光伏矩阵铺满屋顶。近日,随着合闸声响起,莲珠新村这个省级“光伏+建筑”应用试点村实现“光伏+建筑”项目全面并网发电。项目覆盖展厅、农房、连廊等建筑,预计年均发电120万千瓦时,打造出村民受益、企业有利、乡村变美的多赢局面,成为我市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又一生动注脚。莲珠新村的蝶变,是鹤山市开展整村光伏农房示范样板的缩影。作为广东省首批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的主战场,鹤山市以“一镇一试点”的方式,将光伏推广与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深度融合。政企协同打造的“电管家”智联服务体系,为这场绿色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主动服务江门市政府清洁能源消纳与乡村振兴发展,组织“电管家”聚焦工业园区、农村等场景的“光伏+建筑”近零碳建设试点项目,主动接触客户,积极推进项目快速并网,做到就地消纳、应并尽并。
今年5月,江门鹤山供电局与址山镇政府签署江门市首个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合作协议——《深化“电管家”智联服务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协议》。双方组建联合工作组,由供电部门提前介入电网规划,政府同步传递建设信息,以“清单式管理”精准对接项目需求,为莲珠新村等项目定制方案。该模式预计每年可推动超30万平方米建筑实现光伏化改造。
在鹤山市址山镇硅能源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电管家”服务释放着更大能量。市县两级“电管家”与政府联席互动,协调试点区域电网规划建设、用电负荷需求侧响应等工作,为江门多个重点项目定制标准化、个性化供电服务。
今年年初,针对鹤山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用能需求,该局“电管家”通过网格化精准服务,主动上门为其提供定制化用能解决方案,促成其15兆瓦屋顶光伏项目提前32天并网,年均可为该企业提供绿色电力约1650万千瓦时。
从莲珠新村的“屋顶蓝海”到隆基工厂的光伏矩阵,“电管家”助力下的“光伏+建筑”江门实践正为侨乡绿色转型写下生动注脚。目前,江门市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300万千瓦。江门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电管家”服务机制,完善“清单式管理”,精准对接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需求,同时结合江门市分布式发展规划,强化电网支撑能力,适度超前布局配电网升级改造,确保项目“应并尽并,高效消纳”,为侨乡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