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团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练习时间,鼓励学生在对局中尝试举一反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棋局中。
扫描二维码 看新闻视频
“上炮,将军!”“等等,让我看看有没有办法破局!”7月7日,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活动室内十分热闹,学生们正在参加象棋社团活动。两名学生站在演示棋盘两侧,利用当天社团课程教授的“闷宫杀”技巧认真对弈,社团指导教师汪建华则在一旁为台下的学生讲解对局情况,引导大家开动脑筋,一起参与这场棋局的“头脑风暴”。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让学生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该校打造特色象棋社团,精心设计社团课程,让学生学习象棋取胜之技,更习得修身养性之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支持。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分层培养
带领学生精进棋艺
“学校的象棋社团可有意思了,我学到了不少象棋战术,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对弈中,让我用更优的方法取得胜利!”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三(1)班学生邓宇杰笑道。
“让学生从小学习象棋,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全局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有较大帮助,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意义。”汪建华说。
据了解,该校象棋社团成员主要由一至三年级学生组成,共有40人。社团以“象棋启蒙与提升”为教学目标,教师结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象棋知识的接受能力设计社团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开设“基础班”“提升班”,于学校“430”课后素质低托管服务期间开课。
“学生只有‘会下’‘能下’‘愿意下’,才会对象棋产生兴趣。因此,我们为有兴趣学象棋但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除了讲解基本规则,我们还会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坚持完成一局对弈,在‘玩’的过程中感受象棋魅力。”汪建华表示,对于已有一定象棋基础的学生,社团则开设“提升班”,课程以策略深化、经典棋局解析、实战技巧特训为主要内容,带领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精进棋艺。
值得一提的是,社团还设计了课后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家也能更多地接触象棋、培养爱好。“在‘基础班’的课后趣味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邀请家人一同参与,在与家人下象棋的过程中复习基本战术,并尝试举一反三,以不同的方法取胜,在助力学生精进棋艺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提升班’的课后趣味活动则为‘解残局’,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训练。”汪建华说。
传承象棋文化
引导学生走好人生每一步棋
“这一手‘闷宫杀’非常精妙!你再观察一下,看是否还有办法破局?”在演示对局的最后一刻,汪建华向“黑方”学生问道。“黑方”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棋局,在确定已无破局之计后,双方主动握手以示友好,结束对弈,台下的学生们也为他们的精彩对弈鼓掌。
在随后的自由练习课上,每一组学生结束一场对弈后,双方无论输赢都会主动握手、鞠躬,向对手表示尊重。之后,大家相互合作收拾棋盘,并笑着重开对局。这样的画面,在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象棋社团早已司空见惯。
“象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在学习象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锤炼坚毅的品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此,我们把象棋文化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旨在教会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每一步棋。”汪建华说。
据介绍,除了为学生传授象棋战术,社团还设计了象棋文化课程,以象棋的起源故事、象棋蕴含的思想道德为主要内容,带领学生领略象棋文化魅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象棋礼仪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我常常向学生强调象棋礼仪中的‘落子无悔’,以此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和对自己、他人负责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既能从下象棋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又能潜移默化地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汪建华说。
搭建展示平台
帮助学生自信成长
“我在二年级时加入学校象棋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棋艺不断进步,还在近期举办的校内比赛获得一等奖,这让我对学习象棋更有信心了!”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三(3)班学生钟袁浩说。
举办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一场充满欢笑的展示活动,都是推动学生精进棋艺的重要措施。对此,该校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棋艺交流展示空间,助力学生快速成长。
“除了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象棋比赛,学校每个学期末还会组织各社团集中举办展示活动,象棋社团以成员现场演示对弈等方式,让成员‘走出去’面向更多同学展示棋艺,在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同时,吸引更多学生学习象棋。”汪建华说。
“我把在社团学到的象棋知识与家人、同学分享,如今,我教会妈妈、姐姐下象棋,还带动不少同班同学对象棋产生兴趣!”钟袁浩笑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象棋水平,象棋社团组建学习交流群,定期推送象棋战术相关讲解视频等学习资料,为学生学习象棋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将象棋社团的日常教学情况以照片、视频等形式向家长展示,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助力家长与孩子做好沟通互动、增进亲子感情。
接下来,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将进一步加强象棋社团建设,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同时,对接更多优质专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此外,该校进一步打造更多展示平台,推动学生学以致用,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