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培训导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纸杯蛋糕的制作工艺。
7月以来,广东省“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基地(江门·开平)联合多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开平市人社局的指导下举办“技能月”嘉年华,点燃全民技能提升热情,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重点工程走入寻常百姓家,营造“人人学技能、人人强技能”的浓厚氛围。据悉,“技能月”嘉年华活动通过涵盖多个生活场景和职业门类的实训课程,为不同年龄层和社会群体提供广泛而精准的技能学习平台,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各类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参与者的技能学习能力,助力开平市加快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融入日常生活
多元课程匹配实际需求
在“技能月”嘉年华中,面向家庭和亲子的趣味技能培训尤为受欢迎。其中,7月12日举办的纸杯蛋糕亲子班吸引了不少家长携孩子参加。在专业培训导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纸杯蛋糕的制作工艺,课堂气氛热烈。带着女儿参加培训的市民张秀玲表示:“孩子平时喜欢吃糕点,这次能自己动手制作蛋糕,孩子非常兴奋。我也很享受跟孩子一起做蛋糕的过程,活动非常有意义!”她认为,活动提升了亲子关系,也让孩子学会动手、学会分享。
实用性强的技能课程同样引起市民的关注。同一天举办的虹吸壶咖啡培训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咖啡爱好者参与,课程内容涵盖咖啡豆的烘焙度识别、研磨粗细掌握、粉水比调配、冲煮时间控制以及水温调节等多个关键步骤,帮助大家了解咖啡萃取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在实操中磨炼技能。“我以前只会喝咖啡,现在自己能制作一杯合格的手冲咖啡,很有成就感!”一位学员表示,这种将兴趣变为技能的培训班,让人对生活有了新的热情。
据介绍,“技能月”嘉年华还包括养老护理、美发、电工等多个领域的公益课程,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通过生活化场景的模拟和实操训练,课程有效增强了参与者的实践能力和日常应用水平,将技能真正“教得会、用得上”。
敞开学习大门
技能培训服务民生所需
作为“技能月”嘉年华的重要平台,广东省“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基地(江门·开平)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全面向社会敞开实训大门,积极探索“体验式+实用型”的技能培训模式。通过引入多元课程设计和沉浸式教学方法,基地不断降低技能学习门槛,让技能培训真正走进基层、融入家庭、服务个人发展。
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技能月”嘉年华开展以来,家政、收纳、咖啡、烘焙等课程“开班即满”,反映出社会对实用型、兴趣型技能培训的需求不断增长。“嘉年华以体验带动兴趣、以兴趣引发学习,我们希望让市民感受到技能除了是谋生手段,也可以是提升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该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学员从体验课转向深入学习,甚至主动了解证书考取、职业规划等内容,也反映出社会对技能学习的认知正在逐步转变。
有培训导师指出,越来越多学员不仅关注技能“有没有用”,更在意“喜不喜欢”。“技能学习应该从兴趣出发,激发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从‘学’走向‘精’。”该培训导师表示,此次嘉年华正好为技能学习构建了一个低门槛、高参与度的入口,利于技能文化的传播与落地。
近年来,开平市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走深走实,加大技能培训供给力度,注重培训内容与群众日常生活、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技能培训从“面向就业”向“贯穿生活”延展,为开平走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之路提供强大的技能保障。
开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托广东省“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基地(江门·开平)等平台,联合更多社会资源,在课程内容、服务方式、参与渠道等方面不断优化,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向更加普惠、高效、多元的方向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