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点单式”定制公交服务让许多学校成为受益者。
开栏语教育是民生之基,出行是民生之需。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提速,学校周边“接送难”“拥堵烦”成为困扰家长和社会的痛点。江门各县(区、市)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定制公交”服务模式,以精准化、专业化的出行方案,打通学生上下学“最后一公里”,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便捷、绿色的出行选择。即日起,市教育局联合本报开设“定制公交,畅行学途”栏目,敬请垂注。
孩子上学路远?家长上班无暇接送?校门口堵成“一锅粥”?为解决这些困扰家长的“心头难”,2023年以来,新会区全面推进“定制公交”服务,新增开通89条线路,通过优化线网布局、精准规划、安全护航、暖心服务,有效缓解了接送难题,目前全区已有142条常规“定制线路”。早晚高峰时段,142条校园定制公交专线串联起社区与校园,为6300多名学生提供精准接送服务,覆盖城区和乡镇28所学校。
文/图 陈慕欢
“点单式”专线服务“拥堵校”
随着新会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学生通勤距离拉长,校园周边早晚高峰的“堵车长龙”成了不少家长的烦心事。如何既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又能缓解交通压力?新会区给出的答案是“点单式”定制公交服务。
这一创新模式并非“一刀切”,而是精准聚焦交通压力突出的学校。圭峰小学、实验小学、文华小学、东区学校、华侨实验小学、葵城中学、陈经纶中学等交通压力较大的学校以及部分乡镇学校成为首批受益者。
这些专线是如何“量身定制”的?原来,新会区教育、交通等部门每年组织学校摸排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并针对拥堵路段召开协调会,联合交警、公交公司现场调研,优化公交线路。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意见,确保线路设置合理、站点便利。
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所有“定制公交”均配备随车照管员,司机不仅要通过严格背景审查,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针对停车难问题,新会区“软硬兼施”:改造圭峰小学东侧停车场,在文华小学南侧新建6000平方米停车场,新增250多个车位,让接送车辆不再“见缝插针”。
值得一提的是,各镇(街)的补贴政策也“量体裁衣”。比如古井镇、三江镇的学生乘车费用由镇政府全额补贴,沙堆镇则采用“政民共担”模式,家长只需支付一半乘车费。
如今,新会区“定制公交”已成为学生上下学的“放心车”,既缓解了交通拥堵,又减轻了家长接送负担,赢得广泛好评。
“精细管理”让家长更放心
“点单式”服务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那如何让“定制公交”更安全、更贴心?华侨实验小学的实践给出了生动示范。
作为新会枢纽新城片区的新建学校,华侨实验小学在2023年9月投入使用时就面临学生通勤难题——1300多名新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距离较远的新会碧桂园等区域,加上周边尚雅学校、文华小学形成的交通压力,“定制公交”成为破题关键。
为确保线路设置科学合理,该校与公交公司开展了多轮需求调研。“开学前我们发放问卷摸底,最初开通5条线路服务200名学生。”华侨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家长反馈又优化调整,现在已增至6条线路,服务约400名学生。”线路规划并非一成不变,新会公共汽车分公司每学期都会通过“掌上公交”APP收集乘车数据,结合家长意见动态优化站点和班次。
安全是定制公交的生命线。新会公共汽车分公司为每辆车配备专职照管员,司机需通过背景审查并接受月度培训;学校则配合强化管理,为每位乘车学生制作乘车卡,实行按编号排队、对号入座的制度,不同线路配以不同颜色绳带,便于快速识别。每学期开展安全乘车演练,并安排教师协助照管员做好结队、点名等工作。车内纪律管理严格规范,对违纪行为及时教育处理,期末还开展“文明乘车小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乘坐‘定制公交’,我们家长确实轻松了不少。”该校二(20)班学生聂子茗的妈妈蒋女士说,最让她放心的是照管员的细致服务,“下雨天照管员会主动打伞过来接孩子,这样的做法很暖心;上车时细心核对乘车卡并确保孩子系好安全带;到站后如果家长请他人代接,照管员也一定会在电话确认后才让孩子下车。”每条线路都建立的家长微信群成了高效沟通渠道,乘车相关问题基本都能在当天得到响应和解决。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华侨实验小学的“定制公交”不仅解决了学生通勤问题,还显著改善了校园周边交通状况。早高峰,校门前接送车辆排队时间大幅缩短。这一模式也为新会区学校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为更多家庭解决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
意见征集
从“点单式”线路到“动态化”调整,从“一人一座”的安全保障到“一校一策”的服务升级,新会“定制公交”的探索表明:城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中。
我们期待听到更多市民家长的声音。您对校园专线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江门教育”或“青苹果校园”微信公众号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到28753519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