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一中附属小学开展古诗新唱活动,各班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呈现意境唯美、精彩活泼的吟诵舞台。
鹤山一中附属小学结合不同学科,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近日,鹤山一中附属小学举办古诗文化节,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学生们以声传情,吟唱古诗,并用舞蹈演绎古诗词意境,将古诗词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该校践行“开言自带诗”的办学愿景,大力推进古诗词特色教育,通过常态化开展古诗词吟诵、创新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古诗词文化氛围,让每一颗童心在古诗词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佩筠
将古诗词吟诵融入日常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每天清晨,琅琅书声从鹤山一中附属小学的教室里传来,学生们或高亢激昂,或低沉婉转,齐声吟诵古诗词,以诗意开启崭新的一天。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以言志,词能寄情。古诗词具有鲜明的音乐性,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使学生诵读时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更能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文化自信,促进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该校语文科组长任坤嫦表示。
据悉,该校积极推行“晨诵+课前三分钟诵读”模式,将古诗词吟诵融入学生日常,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每天早读课前,该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吟诵,除了教材篇目,还紧扣时令节气等主题,精选古诗词佳作。语文课前三分钟,各班固定开展集体古诗词诵读,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值日生领诵、全班跟读、分组对诵……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古诗词文化浸润心灵,滋养学生“诗心”。
此外,该校开展大课间古诗词诵读活动。“每天大课间,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在体育教师与语文教师的共同组织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古诗词诵读。通过群体共读的形式,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更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任坤嫦说。如今,古诗词诵读已成为该校“以诗育心”的一项标志性活动。
除了注重抓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古诗词学习,该校还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每周推荐一两首精选古诗词,附上诵读音频、字词注释以及亲子互动建议,鼓励家长参与亲子共读,通过言传身教,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新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
“古诗词课可有意思啦!读《赠刘景文》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我明白了荷花凋谢、菊花枯萎也有独特的美;背《夜书所见》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我仿佛和诗人一起,在秋夜里听着梧叶的沙沙声,感受他的心情。现在,我写作文总爱用上学到的诗句,感觉内容都变得更美了!”该校三(3)班学生陈梓潆说。
据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该校推进古诗词教育的一大重要抓手。“为了消除传统古诗词学习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语文科组积极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课前三分钟,由学生代表领读新课古诗词或同作者的作品,为课堂营造浓厚的诗意氛围。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通过读准字音、通读诗句、读出节奏以及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同时,通过品鉴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最后,采用‘1+X’模式,拓展同类型或同作者古诗词,丰富学生的积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任坤嫦介绍道。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课中,该校教师叶晓芬以“担任小小旅游推荐官”为任务驱动,通过“解释诗题、了解诗人”“琅琅诵读、读出韵律”“寻找景物、想象画面”“找关键词、感悟诗情”“学法迁移、拓展阅读”五个环节,带领学生深入诗境,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想象来理解诗意,切身体会庐山瀑布的壮观。在《古诗三首》之《山行》的教学中,该校教师文詠仪围绕“金秋时节”主题,创设闯关任务,带领学生踏上寻秋之旅,在感受金秋之美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意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将AI技术创新融入古诗词教学。今年4月,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中,该校教师利用AI技术重现诗人创作场景,实现诗人自我介绍、学生与诗人对话等,将抽象的古诗词意境转化为可视化动态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题和解析诗意。学生仿佛穿越至盛唐街头,目睹王维孤身徘徊异乡,感受周围人家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深刻体悟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与思乡之情。AI技术还生动呈现了登高、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使诗句真正“活”起来,帮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轻松学习古诗词。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走进鹤山一中附属小学的校园,一步一诗,美术馆、书阁门前悬挂着木质楹联,校园诗词墙上镌刻着经典诗词,教学楼间点缀着古诗壁画……古诗词文字之美映入眼帘,不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除了创造诗境让师生沐浴在清新优雅的氛围中,该校还结合语文、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今年7月,该校举办古诗文化节,开展古诗新唱活动、举行诗词小达人竞赛,各班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呈现一个个意境唯美、精彩纷呈的吟诵舞台。今年4月,该校举办读书日系列活动,进行“诗韵丹青,童心绘梦”诗配画创作,学生选取一首经典古诗词进行创意绘画,通过色彩与线条的巧妙运用,让诗意跃然纸上,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今年1月,该校举办古诗词游园活动,精心设计“赏图猜诗”“飞花传诗”“诗中有物”“看词吟诗”等独具特色的挑战关卡,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融入答题中,让学生在体验古代文人雅士游玩之乐的同时,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很多古诗词主题活动,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原来学习古诗词也能这么有趣!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一个精彩的故事,等待我去品味和了解。”该校三(1)班学生石清妍说。
接下来,该校将持续深化古诗词特色教育,进一步丰富古诗词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拓展古诗词教育渠道和平台,打造“筑梦轩”文学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古诗词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