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堆镇持续开展巡查,确保渔船全部回港避险,做好渔船加固避险工作。
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值班室到避风港,7月19日,新会区各镇(街)闻令即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落实防台风各项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晓盈
通讯员 新会宣
闻“风”而动,要“再快一点”。会城街道干部与驻村组成员立即进“网”入“格”,穿梭在社区街巷、老旧民房和易涝点之间。紧急会议一结束,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镇、崖门镇、沙堆镇、大鳌镇的党员干部便带着任务清单,奔赴各自负责的村(社区)。在古井镇,网格员拉着移动大喇叭,循环播报防台风提醒。“快!再快一点!”成为一线人员心中共同的鼓点。
拉网排险,不放过一个隐患点。“这里地势低,要提前疏通排水口!”“这栋老屋有裂缝,人员必须马上转移!”…… 从会城街道的临街商铺到大泽镇的山村农舍,从司前镇的河堤边到崖门镇的渔港码头,一场场“拉网式”排查在各镇(街)同步开展。党员干部按照地图上标注的风险区域,一一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危旧房屋、水库堤围、在建工地、削坡建房点。7月19日,司前镇派出300余人次,整治各类隐患102处。
转移安置,“一个都不能少”。孤寡老人、独居户、住在危房旧屋里的群众、船上的渔民……各镇(街)聚焦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做好转移安置工作。“阿婆,台风要来了,接您去避难点住两天!”在罗坑镇,党员干部“敲门入户”,一边搀扶独居老人,一边做好解释工作。在司前镇,599名群众被稳妥转移。在三江镇,488名重点人群的转移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大鳌镇的应急避难点,提前铺好的床褥、备好的热水食物,让刚刚离开危房的乡亲们安心不少。“应转尽转、不落一人”,这句承诺化为一趟趟接送、一句句叮咛。
应急力量严阵以待。会城街道、大鳌镇的仓库管理员逐一清点应急装备,“手电筒、救生衣、排水泵,关键时刻一样都不能少”。三江镇19处应急避难场所大门敞开,热水、食品、被褥等基本生活物资齐备,成了风雨中的“安全岛”。值班室内,睦洲镇、古井镇等地的值守人员24小时紧盯数据和屏幕动态。此外,三江镇2支专业抢险队、11个机关应急分队、800余名村级应急队员严阵以待。崖门镇全力守护堤围闸坝。大鳌镇港口内,工作人员逐一检查缆绳、锚链,确保65艘渔船牢固停泊。沙堆镇重点盯防高空作业和施工安全。
凝聚合力织密防风“安全网”。古井镇、罗坑镇的村头巷尾,除了移动大喇叭,村民们的微信群里也滚动播报着最新预警信息和避险贴士。渔船100%回港、人员100%上岸、危房人员100%转移、建筑工地100%停工、高空设施100%加固、低洼地区100%应急准备——一条条硬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