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红十字会为陈杰峰颁发荣誉证书。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梁爽 通讯员/陈君 谭淑欣) 近日,江门市中心医院举行“传递生命火种,点亮希望之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分享座谈会。活动通过分享捐献者感人事迹,展现生命接力的温度,同时呼吁更多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壮大“生命种子库”,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火种。对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而言,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他们重获新生的希望。然而,由于配型成功率极低,许多患者在等待中遗憾离世。每一份捐献承诺,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火种”。
在这场“生命的彩票”中,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务部医师陈杰峰于7月3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市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座谈会现场,“95后”陈杰峰分享了他的故事。为达到捐献标准,他毅然减重6公斤。当得知配型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在陈杰峰看来,这是以另一种方式践行医者誓言,用爱心战胜病痛。
这次经历让陈杰峰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这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德高医精,仁心仁术’的院训精神服务患者。正如首任华人女院长张肖白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
活动现场,江门市红十字会为陈杰峰颁发荣誉证书,并向江门市中心医院颁发感谢状。
江门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炎明表示,我国每年有数百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而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该院将进一步通过科普宣传来提升公众对捐献的科学认识,并号召更多医务人员加入中华骨髓库,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患者生命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