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路、侨安路及侨光一巷3条城市支路全面竣工通车,有效缓解陈宜禧路等周边道路拥堵。图为新建的东宁路。
台城街道精心培育“富民工坊”等一批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的常态化服务品牌,切实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台山市把开门教育贯穿始终,把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基层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作为重要举措,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彻底整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落地见效,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轩
A 深入一线解顽疾
针对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台山市坚持以查破题、以改增效,特别针对一些久悬不决的顽疾,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加快推进整改。
台山市积极化解奥园禧悦台花园“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针对该项目444户业主长达7年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情况,台山市将其纳入专项“不动产登记难”工作台账,并开设“登记难”专窗集中攻坚。台山市委主要领导下沉一线听取业主诉求,作出明确部署,要求提速解决。台山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堵点难点,创新采用“证缴分离”原则推进办证。目前,该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完成150户业主不动产权证办理。
台山市加力推进通济塔电梯井玻璃幕墙更新工程。针对通济塔修复工程开展3年来进度严重滞后问题,台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同相关部门科学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全力攻坚。目前,关键前期工作已取得有效进展。按照最新计划,电梯井玻璃幕墙更新工程将于10月底完成。
对于四九镇坂潭锡矿棚改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台山市正加快攻坚。该项目276户业主遇上长达7年的产权登记困难,四九镇政府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与自然资源、税务等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工作组全程协助业主完成补缴土地出让金、缴纳税费、办理过户等,分步骤有效推进登记工作。该项目计划今年内彻底解决所有剩余棚改户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
在交通工程方面,台山市聚焦民生痛点,高效打通侨安路等城市“断头路”。针对台城东区侨安路等路段长期梗阻、环境脏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交通的难题,台山市将其纳入重点整治工程,全力推进建设。今年5月,东宁路、侨安路及侨光一巷3条城市支路全面竣工通车。该工程有效缓解陈宜禧路等周边道路拥堵,惠及台城东区5个住宅小区超万名居民,显著提升区域通行效率和城市环境品质,赢得群众好评。
B 惠及民生见成效
台山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忧心的事”当作自己“牵挂的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努力让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
台山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打造高效便民政务服务体系。如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企业开办一件事”事项,通过部门数据互认、流程并联优化,实现“一次申请、多事同办”,显著提升审批效率。在服务方式方面,设立流动“政务小摊”深入基层,现场提供咨询与反馈服务超800人次;推进“会商+帮代办”机制,利用土地挂牌出让“空档期”开展会商预审与容缺审查,有效压缩项目审批周期,今年以来提供无偿帮代办服务29次。
为破解养老难题,台山市着力构建多元化、便捷化养老服务体系。以台城慈乐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试点,台山市创新打造“居家养老+社区卫生中心”融合模式,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长者提供健康监测、康复理疗、文娱活动等“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台山市同步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参与、金融助力、社区协同”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及助餐点建设。2025年,助餐服务累计惠及超4.5万人次。
台山市在台城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治理新路径。通过有效整合8家社区饭堂资源,引入涵盖餐饮、就业、物业、家政等多元领域的37个市场主体参与,累计服务群众超3600人次。围绕居民高频刚需,台城街道精心培育“AI辅导室”“健康驿站”“富民工坊”“咖啡三点三时刻”等一批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的常态化服务品牌,切实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实践。
台山市在冲蒌镇创新打造“中心+机制+平台”治理模式,构建高效能基层治理体系。“中心”集成服务,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纷”;“机制”优化流程,运用“七步工作法”及精细化台账,推动矛盾高效化解;“平台”整合人防、技防、智防资源,打造立体化“平安防控网”。今年以来,该镇调处成功率保持100%,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显著下降,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C 以学促干谋发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台山市各基层党组织一体推进深学、细查、真改,通过推动学习教育向深里走、往实里做,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台山市强化国资国企担当,聚焦农民“卖粮难、晒粮难”等痛点,精准破解涉农难题。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签订粮食保价收购协议,提供现代化仓储、烘干等关键配套设施,有效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与收益保障,每年直接带动台山全市超4800户农户增收。今年5月,该公司成功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为做好做活“水文章”,台山市通过“保护+发展”双轮驱动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台山市水利局和端芬镇、斗山镇充分履职尽责,凭借系统治理、管护提升、流域发展三大举措全面提升大隆洞河流域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流域综合发展水平。大隆洞河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成为今年广东省两条入选河流之一,也是江门地区唯一入选的河流,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典范案例。
台山市推动建成单体渔获物交易市场广海水产交易中心,为现代渔业发展打造强劲引擎。今年“五一”假期,当地成功举办渔港嘉年华活动,累计吸引客流量超8.5万人次,带动水产交易零售额突破450万元。广海水产交易中心的试运营以及嘉年华活动的举办,有效汇聚人气与商气,显著增强广海渔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台山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奠定坚实基础。
6月28日,北陡镇联合宣传、文旅部门推出荔枝文化嘉年华活动,以全媒体矩阵式宣传讲好荔枝故事,以“节庆经济”拓展消费场景,“荔枝+大海”的“打法”凸显“吹着海风玩着水,吃完海鲜吃荔枝”的多样化、差异化优势,促使今年全镇荔枝总销量比去年增长超20%。此外,嘉年华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约1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