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门普惠金融节启动仪式现场。
江门日报讯 (文/记者 陈倩婷 图/记者 郭永乐)做好“五篇大文章”,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7月29日,2025江门普惠金融节启动仪式在江门日报社举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也专门部署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为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公众金融素养,同时增强金融机构与公众的互动,提升金融机构品牌形象,推动金融创新,助力江门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在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门监管分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江门日报社联合江门市银行同业公会、江门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江门市保险行业协会、江门市证券业及上市公司协会、江门市地方金融行业协会举办以“做好‘五篇大文章’,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为主题的2025江门普惠金融节。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江门日报社始终以记录者、推动者、服务者的身份参与金融事业发展。”江门日报社副总编辑谷江民表示,本届普惠金融节将开展江门市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演讲大赛、江门金融业学习交流活动、“小小银行家”系列体验活动,进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优秀案例展示、2025江门普惠金融节专题专刊报道,推出普惠金融促消费栏目,以及各类个性化的现场直播活动,通过全媒体矩阵,全方位呈现江门金融业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讲好金融赋能江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展现金融机构的创新成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市金融业锚定金融强市目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重要着力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725.71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贷款增速(4.8%)1.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三,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保持下降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副行长刘伟军表示,当前,江门以继续“走在前列”作为奋斗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深化金融改革,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将对实现上述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江门普惠金融节汇聚了多方力量,将进一步推动江门金融业加快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速,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据悉,自2008年起,我市已连续举办了18届普惠金融节(前身为江门金融文化节),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活动和宣传,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了普惠金融的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专家讲座解读江门经济
为金融与经济共赢献策
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了解经济运行态势是做好金融服务的重要前提。在7月29日举行的2025江门普惠金融节启动仪式上,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江门市统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赵前斌深度解读今年以来江门经济数据,深入剖析当前经济态势,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参考,为江门经济与金融互促共赢建言献策。
赵前斌为江门经济与金融互促共赢建言献策。
1—5月,江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规上工业保持增长,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出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明显,社零增长加快,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环比向好,纳入GDP核算的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两位数增长,进出口保持增长,出口增速排全省靠前。
银行存贷款表现好于全省平均水平。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955.30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632.92亿元,增长6.3%,亦高于全省增速。讲座中,赵前斌提出“时势三问”。认为当前应当处于周期上升阶段,虽遭区域冲突和逆全球化扭曲,但大势终将回归本态。赵前斌认为,在区域发展方面,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对江门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江门迎来承接深港强辐射的大发展时代。深港在工业、科创等方面优势明显,新通道为江门工业、服务业和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以大空间、大通道、大生态在全省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抬升,未来将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显效区,全省沿海发展、区域合作发展的黄金区域,前景十分广阔。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赵前斌建议,工业要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抢占国内市场,金融业应给予大力支持。要立足本地禀赋特色,在土特产业、第三产业寻找新机遇,避开内卷,金融业要通过服务创新和价值创新促发展。赵前斌认为,消费未来将主导经济发展,服务消费增速将高于实物消费,其中,银发消费、健康消费、休闲消费、文化消费、乡村特色消费潜力巨大,消费主流也将由节俭型向发展型、享受型梯度升级,相关产业将出现波浪式迭代发展,金融业要精准助力扬帆远航。
(文/傅雅蓉 图/郭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