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蔡昭璐 通讯员/江城管) 8月2日下午2时许,在蓬江区新昌路高尔夫生活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手持金属喷雾枪,对垃圾中转站内部、周边绿化带、排水渠等重点区域展开消杀作业,以有效降低蚊虫密度,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这回是今天第三次消杀任务。”江门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腾跃介绍,为切实做好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高尔夫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消杀频次保持在每日4次,作业范围不再局限于中转站内部,而是延伸到了周边的绿化带、排水沟乃至墙角缝隙等蚊虫孳生的高风险区域,形成了对中转站及周边功能区的全方位覆盖。
环卫工人对垃圾中转站排水渠进行消杀。
为了让消杀工作更精准、更有力,江门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做好了充分的物资保障,不仅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备了口罩、袖套等必要的防护物资,还新增了2台大型消杀装置和10余台小型电动背负式消杀设备,以便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开展分类作业。
“小型设备主要用于垃圾中转站这类相对密闭的区域,大型装置则适用于公园绿地等开阔场所。”腾跃说,目前他们每周都会安排对所管养的公园绿地进行一次全面消杀,重点关注树叶下方、潮湿阴暗的角落等蚊虫容易聚集的地方。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居民行动起来,打扫自家及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理积水,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的条件。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也直接体现在了垃圾处理量的变化上——蓬江中心城区的日均垃圾量从原来的520吨增加到了580吨。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城区垃圾中转站每天安排70余车次进行垃圾运输,确保日产日清。而在每一次清运完成后,环卫工人都会立即对中转站进行彻底冲洗,排干排水渠里的积水,并通过加装纱网的方式有效阻断蚊虫从下水道飞窜上来。
随着此次消杀作业的结束,环卫工人立即赶往下一个地点,继续开展消杀工作。“蓬江区共有42个垃圾中转站,114座公厕。”蓬江区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主任卢林表示,针对这些重点场所,城管部门已加大对环卫工人的培训和指导力度,确保他们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规范作业,共同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
相关新闻
市直机关工委从留存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
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市直机关工委从留存党费中向市直机关党组织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购买防疫物资支持结对村(社区)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
市直机关工委要求,这笔党费主要用于购买疫情防控有关药品、物资,赠送给结对村(社区)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单位党组织要使用好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市直机关工委号召,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激励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担当尽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支持结对村(社区)用最快速度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黎禹君 江直轩)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农贸市场落实各项防蚊灭蚊措施
农贸市场人员往来频繁、环境潮湿、易积水生蚊。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农贸市场开办方、经营户要落实各项防蚊灭蚊措施,携手共筑防疫屏障。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农贸市场开办方、经营户要做好环境整治与积水管理。市场管理处要每日定时清扫市场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完善基础设施防蚊措施,全面整改市场排水设施,填平地面洼地,消除卫生死角;定期检查排水沟畅通情况,发现积水立即疏通;对沙井、电缆沟、排水沟等难以清除积水的区域,应定期投放持效性久、效果好的灭蚊药物进行防治。经营户要重点清理市场内各类容器积水,包括档口的洗菜桶、泡沫箱、瓶、罐等,及时处理洼地和塑料薄膜积水;鱼档、海鲜档的闲置泡沫箱、桶必须加盖存放或移入室内;花卉植物档口需定期清理花盆及盆托内积水,水培植物改用土培方式或定期换水、清洗根部、刷洗容器壁,或采用投药、隔断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孳生;畜禽饲养档口要每日更换动物饮水槽积水,每日下班冲洗下水沟槽。
同时,要进行成蚊消杀。市场内部优先使用灭蚊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定期使用热烟雾机处理下水道蚊虫。要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卫生巡查和问题整改,定期发动商户参与孳生地清理。聘请专业消杀队伍定期开展综合防治,确保用药规范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农贸市场要加强宣传引导,借助市场内LED屏幕、公告栏等,滚动播放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防控知识与防蚊灭蚊要点;张贴并发放宣传材料,引导商户积极投身防控行动,及时上报蚊虫孳生隐患。(陈敏锐 曾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