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江门这些年,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政府办事效率高、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大,营商环境好。”开平市宏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莞五金”)负责人近日深有感触地说。
宏莞五金是开平市月山镇招商引资的重点实体制造业企业,落户当地后,在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资金周转压力。中国银行江门分行通过“信用贷款+贴息申请”的组合方案,为该企业发放了500万元信用贷款,让企业得以顺利推进项目。
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的活力关乎发展全局。近年来,江门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连续两年争取省制造业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合计超330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惠及企业超1000家次。
精准滴灌
从融资难到送贷上门
“以前没贷过款,总觉得企业规模小、贷款难,没想到现在银行主动上门,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谈起江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鹤山市某智能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家去年成立的企业,正计划建设新厂房和宿舍楼,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15亿元。企业发展前景好,资金短缺却成了绊脚石。今年4月初,农业银行江门分行上门走访,得知企业有融资需求后,立即收集资料为其办理贷款,仅一个多月就为企业放贷250万元。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破局?需从企业生产一线找答案。
去年9—12月,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科技+普惠”金融融合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实现对首贷户企业新增授信超2.7亿元,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普惠性。
去年12月,市发展改革局、江门金融监管分局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并举办专场银政企对接会,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让银行、企业实现双向奔赴。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走访小微企业37.64万家,授信金额1003.94亿元,续贷金额252.72亿元;全市增加2367个首贷户,首贷金额109.09亿元。
打破壁垒
让数据变身融资通行证
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缺信用、缺信息。“一方面,不少小微企业是信用白户,缺少连续稳定的高质量信用信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难以获取小微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数据,形成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评估风险。”江门市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数据沉淀、信息积累是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把控难等问题的关键一步。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通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数据壁垒,让银行机构借助数据,快速构建企业信用画像,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今年6月,全省首个县域资金流信息平台联合推广机制落地江门开平——人民银行开平营业管理部联合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全面推广“资金流信息平台”融资业务助力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开平市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企业由于项目多且每个项目均有对应的账户,具有资金流水密集、结算账户数量多等特点。”江门市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资金流+行业资质”授信模式,并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快速获取企业的资金流水,可全面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将建筑企业的施工资质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
打破信息壁垒,数据变成了企业融资通行证。截至6月20日,我市金融机构已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发放贷款5笔、金额近5000万元,其中,建筑企业贷款3笔、金额2100万元。
多元破局
打开小微企业融资新大门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市场反应灵敏、细分领域广泛,但普遍具有轻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充分满足其经营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市金融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科技含量、知识产权、供应链等新兴因素,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产品,打开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大门。
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邮储银行江门市分行特别推出了“科创e贷”,以企业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为主要授信依据之一,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授信额度;农业银行江门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有效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难题。目前,该行累计办理了147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发放贷款99.64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挥融资担保、基金等金融工具作用,构建多元融资体系,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融资担保方面,今年6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粤财普惠金融(江门)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省首个质量担保金融产品,推动“侨都质量贷”金融服务纵深拓展,以“质量+担保”手段弥补企业信用不足,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提高企业融资成功率。
各类基金也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只政府投资基金,实缴规模超10亿元;注册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从2021年初的10只增加至68只,投资对象均为实体企业,投资余额7.23亿元。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通讯员 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