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参观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简家琳 通讯员/刘海伦 董家欣)近日,由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01拔尖班”师生组成的实践团到新会开展深度调研,聚焦信息技术赋能侨乡发展,深入产业一线,探寻数字湾区建设新图景,推动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调研期间,实践团一行先后走访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等新会文化地标,感受当地深厚人文底蕴,重点关注景区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与应用。实践团还深入江门双碳实验室、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实地感受“新会制造”向“新会智造”的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会陈皮村,实践团深入了解新会陈皮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惊叹于新会将一枚小小的柑皮,通过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和品牌塑造,打造出涵盖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元产品的产业链。“从种植溯源、品质控制到市场流通,计算机技术大有可为,比如用区块链保障陈皮年份真实性,用大数据优化仓储和销售策略。”实践团成员孙童的思考,道出了学生们希望运用专业所长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兴趣和决心。
实践团还深入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与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自动化机械臂、无人运输车等,了解高新技术对传统生产流程的深刻变革。
据了解,7月28日,新会区举行“数据要素驱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改革成果与合作平台发布仪式。活动中,新会区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专家工作站”“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成立。这标志着双方建立了常态化对接机制,将整合校方的技术资源与人才优势,精准对接新会区的产业发展需求,为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智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