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镇龙眠村:盘活“三块地” 拓宽“致富路”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15 07:31   

龙眠村把田间地头打造成实践研学地,探索发展农文旅产业。

龙眠村把田间地头打造成实践研学地,探索发展农文旅产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佳燕

    通讯员 许俊华

    从零散的留用地到连片的产业园,从杂乱的菜地到丰产的稻田,从闲置的角落到葱郁的绿地……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杜阮镇龙眠村党群同心,用“土办法”破解“新难题”,让沉睡的土地苏醒,盘活留用地、农用地、闲置地“三块地”,拓宽“致富路”。2024年,村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900万元,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组联营

    开发留用地

    留用地是指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作为征地安置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的建设用地。在龙眠村,留用地指标分散在多个村民小组,如何统筹开发利用?

    今年,在龙眠村党总支推动下,该村经济联合社与各村民小组合作,共同投入900万元,打造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建成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0多万元,将给投入资金的村民小组带来分红。

    除了通过村组联营开发留用地,龙眠村还着力用好旧厂房。龙眠村工业区占地约26.7公顷,有着近百家小家电制造、五金加工等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亿元。针对工业区部分物业收益不高的问题,龙眠村党总支转变发展思路,变“租赁土地”为“租赁厂房”,通过全面梳理摸排、整合零散地块,对原有的集体物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明确定位、精准招商,推动每年租金收入从5万元跃升至70多万元。

    整体发包

    激活农用地

    今年7月,龙眠村的百亩高标准农田迎来了丰收,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飘出阵阵稻香。“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的菜地。”该村党总支书记黄彩如望着眼前占地面积超10公顷的连片稻田感慨万千。

    为唤醒“沉睡的沃土”,龙眠村党总支挨家挨户做工作,把零散的土地“串珠成链”,通过“整体发包+国资承租”模式,引进专业种植团队,统一规划田垄、修建灌溉渠、选用优质稻种。如今,整合后的连片稻田年产值达22万元,还成了“网红打卡地”。

    周末的稻田里,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插秧、割稻,田间欢声笑语不断。龙眠村把田间地头打造成实践研学地,开展农耕体验、水稻认种等亲子活动,探索发展农文旅产业,至今已举办60多场研学活动。

    植树添绿

    扮靓闲置地

    挥铲挖穴、扶苗覆土、浇水施肥、加固支撑……今年春天,龙眠村广泛开展植树活动,党群携手种下300多棵苗木,为村里又添上了一片新绿。

    村内闲置地的“绿色改造”远不止于此:房前屋后的荒地种上三角梅,巷道转角的杂地改造成小花坛,上千棵新苗让整个村子变成“天然氧吧”。此外,平整地块上建起了有12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为周边厂企职工解决停车难题;村内道路持续拓宽,村民出行更为便利和安全;清淤疏浚、加固堤防,河道两岸景观不断美化……通过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建设绿美乡村结合起来,龙眠村的村容村貌持续“上新”。

    站在叱石山脚远眺,龙眠村依偎在兰石公园旁,连片稻田与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龙眠村土地资源丰富,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黄彩如展望道。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李雨溪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