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农情”守护 温暖同行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15 07:31   

农行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

农行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

农行员工与当地居民心连心、手牵手。

农行员工与当地居民心连心、手牵手。

    在侨乡江门的街巷阡陌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始终以“农情”为笔,以“温暖”为墨,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怀揣“客户至上”的信念,他们深耕地方经济的沃土,让每一次服务都带着温度——从急客户之所急的“绿色通道”,到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服务瞬间皆有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透过一个个鲜活的镜头,去见证江门农行人如何用专业与热忱,在侨乡大地上书写属于金融的温暖篇章。

    文/图 陈倩婷 杜瑧懿

    镜头一 紧急跨域服务守护客户“救命钱”

    近日,农行鹤山共和科技支行内勤行长任瑞洪像往常一样提前到岗。当时,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将在这个平凡的早晨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营业前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虚弱的女声:“请问是农行吗?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原来,客户小刘因突发重病正在外地某医院治疗,高昂的医疗费让她不得不追讨一笔拖欠多年的债务。法院要求她在72小时内提交完整的账户流水作为关键证据,否则将错过最佳诉讼时机。

    “这个账户是多年前开的,现在系统里……”柜员小李面露难色。任瑞洪立即拍板:“启动紧急服务流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跨区域协作就此展开。

    “洪哥,对方行那边收到材料了!”当晚8时,好消息传来——仅用一天时间,该行工作人员便将加盖公章的账户明细反馈至小刘手中。电话里,小刘泣不成声:“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三天后,一面锦旗被送到了农行鹤山共和科技支行。鲜红的绒布上,“全心全意为客户处理问题认真负责为客户排忧解难”的金色大字闪闪发亮。

    作为2024年农行广东省分行“农情服务”标杆网点,农行鹤山共和科技支行始终将“客户至上”理念融入服务细节。“标杆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标准的起点”是该网点员工的行动准则。面对老年客户、残障人士、异地急难客户等特殊群体,网点采取“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体系,通过智能核验、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方式,把“农情服务”的温度延伸到每一位客户心中。

    镜头二 上门服务让金融“零距离”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农行鹤山龙口支行的吕行长和客户经理小强却步履匆匆。他们的“移动银行”当天要完成几个特殊的“订单”。

    在鹤山市龙口镇卫生院的病房里,因中风部分机能丧失的陈伯躺在病床上,手里紧紧攥着摁了指印的《授权委托书》,喉咙里发出了含糊却充满感激的声音:“谢谢,安心了。”陈伯的女儿陈女士的眼眶湿润了。就在前一天,陈女士得知农行有上门服务,便拨打了网点电话,希望农行鹤山龙口支行能提供上门服务。该行工作人员到来后,像一阵“及时雨”,轻声细语地向陈伯解释流程,帮助他核对好身份信息,熟练地完成了全过程。最终,陈伯的眉头舒展开来。

    离开了医院,农行鹤山龙口支行的工作人员又匆匆赶往龙口镇的一处偏远村庄。村民张姨因腿疾已卧床多年,银行卡密码不慎遗忘,养老金取不出来,让她和家人焦急万分。狭窄的居室里,该行工作人员将设备放在合适的高度,耐心地引导张姨进行人脸识别、密码重置。操作过程中,张姨有些紧张,该行工作人员便在一旁轻声安抚。当密码重置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张姨长长舒了一口气。“你们真是‘及时雨’啊。我这把老骨头,出不了门,幸亏你们能来。”张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道谢。

    这样的“订单”,农行鹤山龙口支行今年已完成100多单。无论是高温天气,还是瓢泼大雨,都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我们的服务没有地方限制,客户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柜台。”农行鹤山龙口支行吕行长说。

    镜头三 金融服务送到每个角落

    在江门这片热土上,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的金融服务像春雨般浸润在每个角落:在田间地头,“惠农e贷”为农户送去“及时雨”;在工业园区,“小微e贷”为企业注入“强心剂”;在社区街头,“长者窗口”让长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的客户经理,裤腿上总沾着泥土。”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县域产业融资‘需求散、抵押弱、周期长’共性难题,我们并未‘坐堂等客’,而是将服务阵地前移至田间地头,聚焦普惠金融,破解乡村产业融资困境。”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江门分行深耕乡村市场,推动涉农贷款增量扩面,统筹做好县域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一方面,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人居环境改善、农业种植养殖等项目的介入力度。加强对粮食安全领域金融支持,做好涉农企业服务,因地制宜做好地方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挖掘不同客群特征,为广大种植经营客群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专属信贷服务。

    “金融服务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有温度的支持。”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金融活水流向每个需要滋润的地方。”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在民生保障的第一线,处处都能看到农行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传递温度,讲述更多动人的侨乡金融故事。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李雨溪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