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使命 医心护妇幼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19 07:31   

吕园园

吕园园

陈泽璇

陈泽璇

卢文锋

卢文锋

李晶晶

李晶晶

刘鼎麟

刘鼎麟

骆纳德

骆纳德

陈美娟

陈美娟

邹建财

邹建财

    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群充满力量的医者。他们分布在各科室,从手术台到诊室,从孕期护航到产后关怀,从儿童健康到女性呵护,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妇幼健康搭建起坚实的屏障。

    在这里,有皮肤和医学美容科医师手持激光,为血管瘤患儿拂去病痛;也有心理科医师以沙盘为媒,用专业解开孕产妇的心结;还有内科医师在胃肠镜的方寸之间,为早癌患者抢回生机;更有麻醉医师从“幕后”走到“台前”,建立疼痛门诊为民除痛。在这里,妇科团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案,为女性患者解除病灶;产科团队深夜急诊剖宫产,30分钟内娩出危急胎儿;儿科团队化身“儿童健康侦探”,于细微处捕捉疾病踪迹;普外科团队凭借精准腹腔镜技术,让海外返乡的华侨疝病患者12小时完成手术,用高效诊疗打破“医疗等待”困境。

    这些身影,或许岗位不同、专长各异,但都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敬畏与热爱,践行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刘伟霞 邓雪梅

    吕园园:温柔托举两代人的心理健康

    从医心声:

    以温柔之力,托举两代人的星辰大海。

    心理科诊疗室里,15岁的小梦(化名)攥着满是划痕的笔记本沉默不语,直到房树人绘画纸递来——歪扭树木与封闭小屋,成了打开她心门的“钥匙”。这是该院心理科主任吕园园15年临床中,又一次与“沉默的痛苦”对话。

    作为江门唯一获得“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心理专科榜的团队,吕园园带领科室打造“全生命周期护航”与“医教心融合”模式。2015年获全国孕产期焦虑抑郁防治基地认证,将心理筛查嵌入产检,年服务孕产妇超3000人次;儿童青少年领域以“医教+情景+中西医结合”模式,让65%患儿融入普校,更获评省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示范单位。

    小梦的案例是科室能力的缩影。这位重度抑郁的初三学生因学业压力自伤,父母却认为“矫情”。吕园园团队开通绿色通道,用绘画投射发现其自伤是“反抗控制”。通过“家庭工作坊”让父母模拟中考,以生物反馈仪展示孩子“情绪风暴”下的心跳曲线——父母终签《家庭减压承诺书》。经颅磁刺激改善睡眠、辩证行为疗法调节情绪、联动学校调整作业量,12周后小梦重返校园。

    从为产后抑郁产妇开发“音乐+叙事疗法”,到联合市教育局3年培训169名教师识危机,吕园园持续跨界突破。如今科室年服务儿童青少年近9000人次,干预女性心理危机超1500例。

    吕园园表示,未来,该科将建立五邑心理大数据中心,年培训300名校园骨干,打造“VR心理放松舱”,争创国家级儿童友好医院示范点。

    陈泽璇:妇幼皮肤健康的“标杆力量”

    从医心声:

    以肤为镜,守护健康;以美为光,温暖人心。

    2岁女宝宝的哭声像细密的针,扎在诊室每个人心上。该院皮肤和医学美容科主任陈泽璇轻晃手中的玩具小熊,趁孩子注意力转移的瞬间,激光探头已精准触碰到她外阴的血管瘤。“剂量调小10j/cm2,减少痛感。”她低声嘱咐护士,眼神始终没离开患儿泛红的小脸。

    该科是特别的存在,融合了皮肤疾病诊疗、医学美容及整形外科,兼具“治疗”与“美容”双重属性。“既要治愈病理,又要疏导心理。”陈泽璇表示,婴幼儿皮肤娇嫩,治疗得兼顾安全与舒适;女性求美者,则需平衡效果与心理预期。这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皮肤病学功底、精准的医美技术把控力,以及对妇幼群体心理的洞察力。

    陈泽璇深耕皮肤领域12年,不仅取得皮肤美容主诊医师认证,还钻研妇儿皮肤病诊疗,学习儿童与女性美学心理,在诊疗中融入共情沟通。她带领科室取得“江门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等荣誉,年均接诊2万多人次,婴幼儿皮肤病诊疗、女性医美需求占比居首。以“皮肤全周期管理”为特色,形成覆盖“0—80岁”的服务链条,从婴幼儿湿疹湿包疗法、多种胎记治疗,到产后皮肤综合修复,再到面部年轻化与抗衰、整形美容类项目等。

    让陈泽璇印象深刻的是2岁的外阴血管瘤患儿,孩子的妈妈因自责和担忧情绪低落,陈泽璇分析病情、疏导情绪,制定了治疗方案。数月后,孩子的血管瘤基本消退,孩子的妈妈送来锦旗。医患信任在细节中建立,也体现了“精准诊疗+人文关怀”的魅力。

    陈泽璇表示,敬畏细节,妇幼皮肤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换位思考,能减少沟通障碍;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技术更新。克服困难靠团队协作,技术瓶颈向上级专家学习。

    “让科室成为区域内妇幼皮肤健康的‘标杆力量’。”陈泽璇说。

    卢文锋:走向“台前”建立疼痛门诊

    从医心声:

    疼痛科治的不只是痛,更是对健康和生命尊严的守护。

    手术室无影灯亮起,映照着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卢文锋专注的眼眸。他指尖的监护仪数据流跳动如脉搏,正用十余年练就的敏锐,守护着手术台旁最隐秘的生命防线。

    麻醉医生承载着远超公众认知的生命重量。术前评估心脑肺功能、定制麻醉方案,术中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卢文锋在上一任麻醉科主任邹群飞的带领下,将这份“幕后工作”干成了一门“艺术”。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无影灯下的十二载,他把青春“熬”成了守护生命的底气。

    去年1月,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进修的日子里,这个早已习惯麻醉科“幕后工作”的他,第一次走到了患者面前。软组织外科学、神经病理性疼痛学等全新的知识体系像手术刀般剖开他的认知边界,国内专家的悉心指导让他在慢性疼痛诊疗领域打开了新天地。从“幕后”到“台前”,挑战背后是更广阔的舞台。

    同年7月,进修归来的卢文锋在医院的支持下,建起了疼痛门诊。面对业务局限与人员紧张的状况,他创造性地提出“疼痛科+N”模式,携手中医科、皮肤科等科室并肩作战。超声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成了他的“撒手锏”,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舒展的眉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迈开的步子,见证着专科技术的实效。截至目前,疼痛门诊已接诊近千例患者,诊疗病种持续拓展。

    “疼痛学科充满挑战与机遇。”卢文锋的话语里带着笃定。他一直在疼痛门诊践行着“为民除痛,永无终点”的宗旨。当更多慢性疼痛患者走出阴霾,这位麻醉医生转身开拓的新战场,正绽放出医学事业动人的光彩。

    李晶晶:守护母婴生命的“希望之光”

    从医心声:

    托举生命奇迹,守护母婴健康。

    监护仪骤然响起急促蜂鸣,孕24周的孕妇宫颈缩短,宫颈漏斗扩张,早产警报响起。该院早产专科副主任医师李晶晶攥着超声报告和孕妇交谈着风险,新生儿科同事同时到位。对于保胎可以多种选择,最后孕妇选择了无创的宫颈托。完善术前准备,“准备宫颈托,启动‘3+3+3’预案!”李晶晶为孕妇植入宫颈托后,成功将胎儿保至足月,诞下健康婴儿,全家喜极而泣。

    李晶晶主导的“3+3+3”全周期管理体系颇具特色:产前严把高危筛查、精准保胎、分娩预案三关;出生后三周聚焦黄金救治、神经保护与感染防控;出院后三年持续生长评估与家庭康复指导。作为江门首家开展宫颈托技术的医院,她用这项技术为众多家庭带来希望。

    早产专科的核心优势在于多学科协作(MDT)的无缝联动。产科、新生儿科、儿童康复科等六大团队,从产房到家庭全程护航,搭配LDR一体化产房与NICU重症监护室的无缝衔接,再加上进口长频呼吸机等尖端设备,为早产儿筑起坚固防线。“袋鼠式护理”与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推行,更让冰冷的医疗流程充满温度。

    在公卫领域,李晶晶同样活跃。作为市产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心秘书,她每年参与高危妊娠督导,协助举办全市质控培训班,还曾获医院青年医师核心制度竞赛一等奖、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十佳医师等荣誉。

    李晶晶坦言:“我们同时守护母婴两条生命,急症突发时必须分钟级决策。”该科作为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年接诊量与高危病例救治数均居江门前列。

    未来,李晶晶计划,攻克S式阴式环扎术,巩固宫颈环扎技术优势。她眼中的光,恰似早产保温箱里的暖灯,照亮着更多生命最初的路。

    刘鼎麟:以微创技术解患者之痛

    从医心声:

    攻关克难,守护健康。

    “美国预约手术要等一年,这里12小时就做完了!”日前,该院手术室门口,刚结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华侨患者家属难掩激动。该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鼎麟摘下口罩,和家属沟通手术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他又一次用“中国速度”诠释了医者担当。

    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17年,刘鼎麟的履历写满实干。2020年,他奔赴广西龙州县人民医院参加粤桂扶贫半年,带领当地医院开创6项腹腔镜新技术,荣获优秀扶贫工作者、援桂纪念奖章等荣誉,将先进技术播撒在需要的土地上。

    去年,刘鼎麟入职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他一来便展现出强劲的专业实力,致力于推动普外科与多科室协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他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核心,开展了腹腔镜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疝修补术等多项技术。

    尤其在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刘鼎麟成绩突出。妊娠期子宫增大导致腹腔空间小,多数医院会选择开腹手术,而他带领科室与产科、麻醉科等联手攻关,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嵌顿疝、甲状腺癌等手术,为孕期患者解除病痛。

    经颏下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刘鼎麟的另一拿手技术。该术式改良了经胸乳、经腋窝及经口腔等入路的优缺点,让手术更安全、更有效、更实用,广受患者好评。

    自去年3月该院普外科独立成科以来,已诊治病人超5000人次,完成手术约300台次,荣获该院最高手术级别奖和三四级手术占比最高奖。

    “我将一如既往,以腹腔镜微创为主打,技术质量为根本,人文关怀为特色,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希望。”刘鼎麟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骆纳德:以仁心仁术守护女性健康

    从医心声:

    医者仁心,服务患者。

    妇科诊室窗帘缓缓拉上,该科副主任医师骆纳德将手绘的盆底肌示意图推到患者面前:“您看,这就像弹簧床松了,帮它复位就行。”对面的女士攥紧衣角的手慢慢松开,这个困扰她多年的漏尿问题,在骆纳德的耐心解读下,不再是难以启齿的秘密。

    妇科的特殊性在于直面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私密健康,患者常因漏尿、子宫脱垂背负心理压力。这要求医生既精通盆底肌群解剖,能在毫米级空间完成微创修复,又要善于打破患者病耻感。骆纳德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专攻盆底微创技术,将腹腔镜悬吊、阴式修复练至炉火纯青,日常接诊坚持“隐私保护+耐心倾听”,为患者建立个性化康复档案。

    “科室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为特色,免麻阴道内镜技术让术中疼痛评分降至1分以下,患者满意度达94%。”骆纳德介绍,其主导的中西医结合颊针疗法治疗痛经、子宫腺肌症疼痛缓解率达73%,相关研究获江门市科技局立项。去年起,他定期帮扶开平市妇幼保健院,获当地患者好评。

    骆纳德还曾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最美援疆干部”及“江门市最美家庭”等荣誉。2022年援疆时,一位维吾尔族大姐因产后子宫脱垂伴尿失禁6年并抗拒手术。他和当地医生上门,用手绘解剖图讲解,采用阴式手术为其修复。出院时大姐送上锦旗并说:“骆医生让我重新抬头走路了。”

    从医17年,骆纳德感悟:“医生的成长是与患者共同跨越恐惧的旅程。”援疆时设备短缺,他用腹腔镜模拟器练出“盲操”手感;患者认知不足,便编印手册在社区义诊讲解。

    未来,他计划深化中西医结合研究,扩大技术下沉,升级科普形式,让每个女性都摆脱难言之隐,自信走过人生各个阶段。

    陈美娟:用专业为患儿撑起“健康蓝天”

    从医心声:

    用专业刻度丈量成长温度,用真诚沟通化解家长疑虑。

    听诊器轻贴患儿胸口,该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美娟眉头微蹙。这个哭闹不止的婴儿不会说话,可他异常的呼吸节奏与抗拒吃奶的细节,在她眼中已拼凑出清晰的疾病线索。“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她轻声安抚家长,指尖在电子病历上快速记录——这是她化身“儿科侦探”的日常。

    儿内科的特殊性,在于既要当“全科医生”,又要做“细节捕手”。除常见呼吸道疾病外,消化、神经、肾病等多学科疾病也需涉猎,而患儿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只能靠医生“抽丝剥茧”。陈美娟的核心本领,便是那套快速鉴别危重症的“火眼金睛”。

    深耕儿童内分泌专科的她,带领团队打造完备诊疗体系:设有内分泌激发试验日间病房,配备儿童胰岛素泵,每年完成近300例激发试验。从上海市儿童医院进修归来后,她开展儿童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内分泌诊治,为患儿撑起“健康蓝天”。

    她所在的儿内科实力强劲,2024年成为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年均门急诊量超30万人次,年住院救治约4500例,更是省儿童遗尿疾病诊治定点单位,拥有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儿童癫痫中心等特色项目。而她个人也荣获2024年医院“十佳医师”,斩获江门市科技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曾有一位2岁的糖尿病患儿,孩子的爷爷和爸爸对诊断存疑,想转去广州大医院治疗。她反复讲解发病机理与检验结果,打消家属顾虑,出院后持续指导血糖调控与应急处理。如今,家长全然信任,孩子血糖控制平稳。

    14年从医路,她凝练出“两度法则”:专业有深度,坚持通过文献与进修更新知识;沟通有温度,理解家长焦虑才能赢得信任。

    邹建财:方寸之间守护胃肠健康

    从医心声:

    方寸之间护生命,细微之处见真章。

    内镜镜头缓缓探入,屏幕上肠道黏膜的褶皱清晰可见。该院内科主治医师邹建财屏息凝神,手指轻调旋钮,将镜头对准一处0.3厘米的扁平隆起。“这个位置要重点取样。”他正用毫米级的专注,让每一寸肠道检查都不留遗憾。

    作为该院成人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负责人,邹建财所在的内科有着特殊定位:为女性尤其是孕产妇提供全周期内科疾病诊疗支持,既需跨专科协作处理妊娠合并症,又要具备精细化操作技术。他深耕消化内镜领域,年均操作800多例,包括4例高风险孕妇胃镜,镜下治疗300余例。

    去年,邹建财完成了该院首例胃镜+肠镜检查,并摘除患者胃体息肉,填补了院内成人胃肠镜检查的空白。在科室特色项目方面,推广孕产妇安全胃肠镜评估、早癌筛查、炎症性肠病精准诊疗,为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多次收到锦旗和12345表扬。

    70岁的陈伯因轻微排便异常就诊,邹建财在肠镜检查中发现其乙状结肠有高级别管状腺瘤。他敏锐判断存在癌变风险,及时将其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术后确诊为早癌,且无需放化疗。

    邹建财曾参与探讨两性霉素B胸膜腔灌洗治疗白色念珠菌性脓胸的临床研究,通过测定胸水浓度优化治疗方案,改善了难治性真菌脓胸的疗效。他还多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2021年获江门市无偿献血金奖。

    从医20年,邹建财体会到妇幼健康需“防微杜渐”。面对困难,他严格规范肠道准备流程,设计孕产妇专属风险评估表,以“精细操作+多维沟通”帮助患者克服检查恐惧。

    未来,邹建财计划打造“消化道疾病防治中心”,拓展无痛胃肠镜在孕中期的安全应用,建立早癌筛查网络,推动预防关口前移。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