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正以“一体两翼多极”的新格局,书写新时代医师的荣耀篇章。
2025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守护百姓的一呼一吸。
消化内科守护百姓的胃肠健康。
泌尿外科精准守护人体“下水道”。
心血管内科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托起“心”希望。
妇科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
医学影像科以精准影像守护生命航向。
康复医学科用康复之钥为生命解锁尊严。
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认可复评审。
病理科取得国家级认证。
生殖医学中心通过三代试管婴儿资质。
晨光破晓,金辉浸润侨乡大地。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如约而至,江门市中心医院以一场跨越百年的医者对话,向480多万侨乡百姓递交了一份写满“仁心”与“精术”的答卷。这所始建于1912年的百年老院,正以“一体两翼多极”的新格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医师的荣耀篇章。党建引领,双高擎旗。医院党委以“一支部一特色”点燃发展新引擎,将党的旗帜插在临床一线——38个在职党支部如38座战斗堡垒,将1038名党员凝聚在党旗下。通过“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创新实践,选拔又红又专的党员专家担任书记,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从技术攻坚到服务创新,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育,“红色引擎”正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让“四有”示范点的金字招牌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愈发闪亮。
百年仁济,技术为基。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19个市级重点专科,这是仁济人用1152名医师的昼夜坚守换来的“硬核成绩单”。2024年,103项新技术、多项区域首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江门首例学龄前儿童经“人工心肺”ECMO救治成功,开展江门市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肩胛骨缘突骨折内固定术,完成珠中江地区首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手术,江门首例三叉神经半月节电刺激系统植入术等。此外,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6项、市级立项112项,发表SCI论文35篇,创历史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是医师们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拼搏,更是他们对中国医师节“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主题的深刻践行。
站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起点,仁济人以党建为舵、新质生产力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2025年,江海新院区首期将投入使用,这座承载着“再造新仁济”梦想的医疗航母,正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全周期健康管理等前沿技术融入服务细节。每一次技术跃迁都印证着“德高医精 仁心仁术”的院训传承,更让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从蓝图变为现实。
百年仁济,医脉绵长。在这个属于医师的节日里,江门市中心医院医者正用行动诠释医者初心,是穿越百年的坚守,是面向未来的担当,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郑重承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通讯员 张春来 廖欣 郭林生 陈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呼一吸间的生命守护
一呼一吸间,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用硬核实力守护生命律动。
2024年7月,该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江门综合医院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区域呼吸诊疗迈入国家级梯队。
作为江门呼吸疾病诊疗核心,该科年均收治住院患者超5千人次,门诊量达9万人次,除江门地区外,还吸引了中山、佛山、香港、澳门等地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这份信任源于持续突破的创新力——近年来该科开展江门多项首例技术,包括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硬质支气管镜肿瘤消融术、VERAN磁导航肺活检等,让患者告别“奔波求医”之苦。
66岁的张伯便是受益者之一。他的气道曾堵塞严重,造成呼吸困难,该科成功开展江门首例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肿瘤激光消融术,为他打通了堵塞的气道,让他重获自由呼吸的欢畅,这也标志着我市气道介入技术迈上新台阶。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技术+人才”的双重支撑。该科开展的呼吸介入技术、肺功能检测技术、慢病管理等均处于区域领先水平。近3年,该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SCI论文,取得多项专利成果。通过临床+科研驱动,诊疗水平持续攀升,广东省内首批PCCM规范化建设认证专科,在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妙手仁心绘蓝图,悬壶济世启新篇。未来,该科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的呼吸诊疗高地,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水平的“畅快呼吸”。
消化内科:胃肠双护享健康之路
民以食为天,消化系统是生命的“供给线”,而消化内科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
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以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住院患者4000例、临床治愈好转率95%以上的综合实力,稳居区域诊疗标杆,构建起覆盖胆胰、食道、胃、肠及疑难肝病的全链条诊疗体系。
7年前张女士因胸主动脉夹层植入近20厘米支架,7年后胃底肿瘤距支架仅1cm。该科组织多学科MDT协作,用细如针尖的内镜电刀成功切除肿瘤且不影响支架。术后第四天张女士康复出院,上演“针尖上的舞蹈”。
张女士是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微创技术的受益者。近年来,该科不断探索创新内镜治疗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
自1993年率先开展ERCP技术以来,累计完成胆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等高难度介入治疗超万例,年手术量超400台,成功率保持95%以上;2016年引入珠三角首台SpyGlass胆道镜系统,实现胆胰管腔内可视化精准诊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超声内镜领域配备高端系统,年完成诊疗近600例,创新开展EUS引导下胰腺囊肿引流等复杂操作,建立微创治疗新模式……该科以超高清内镜微创技术实现消化道疾病毫米级精查,依托多学科协作平台构建精准微创诊疗全链条体系。在这里,每一例手术都是对“最小创伤、最大获益”的极致追求,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生命温度。
技术突破驱引擎,学科深耕筑根基。未来,该科将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以学科深耕为根基,以患者为中心,构建智慧化、全链条医疗服务体系,力争成为区域乃至全省消化疾病诊疗的标杆中心。
泌尿外科:精准守护人体“下水道”
人体如大厦,泌尿系统是净化排污的“下水道”,一旦出问题,人体会拉响警报。
作为五邑地区最早成立的泌尿外科,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历经40年发展,已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华医学会华南泌尿系结石预防治疗基地,2025年成立五邑首个全尿路功能障碍诊疗中心。该科年手术量超4000例、门诊量超6万人次,规模与技术均处于区域领先。
该科构建全病程诊疗体系,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术,18个月完成200余例,国产机器人手术量居全国前列;开创五邑多项首例技术,如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新膀胱术、零缺血免缝合法肾部分切除术,填补区域空白;泌尿系结石治疗年超2000台,形成“输尿管镜碎石—可视经皮肾镜—多镜联合”微创体系,清石率98%;尿控诊疗依托Labra影像尿流动力学技术,累计完成检查6000余例,精准解决压力性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等复杂病症。一系列技术创新与临床突破,切实转化为患者获益,彰显了该科在区域泌尿外科领域的引领地位。
技术之外更有医患温度。64岁的刘姨10年前因家庭变故放弃肾肿瘤治疗,10年后肿瘤增至20厘米,该科医疗团队成功为其切除并保护邻近器官。术后医护人员悄悄准备生日会,这份温暖让刘姨泪目:“他们救了我的命,更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精准刀尖除病痛,仁心妙手筑安康。未来,该科将引进人工智能辅助腔镜技术,深化亚专科建设,依托互联网医院构建智慧服务体系,为五邑患者编织“全周期健康网”。
心血管内科:以“心”技术托起生命希望
每一次心跳的律动,都是生命最坚实的回响。
在五邑大地,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为无数心脏疾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作为区域心血管诊疗的“领头羊”,该科年门诊量超9万人次、手术量3000余例,规模与效率稳居全省前列,点亮大湾区居民的生命“心”希望。
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及心脏瓣膜介入中心牵头科室,该科不断刷新区域技术高度——希浦系统起搏、心外膜室速消融、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多项江门首例高难度手术在此落地,部分技术更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每年数千例冠脉介入术的基础上,该科积累了丰富的高危及疑难冠脉介入治疗经验,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指导和辅助下,可开展休克D/E期急性心梗的综合治疗。该科还开辟胸痛中心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62岁马伯的故事,便是技术温度的生动写照。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他一度无法上楼、呼吸困难。该科在ECMO辅助下完成微创TAVR,马伯术后3天出院,如今不仅能陪孙子跑步,更重获生活希望。这样的病例,在该科并非孤例——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最终都化为患者眼中的光。
千锤百炼铸匠心,精益求精创非凡。未来,该科将对标国内心血管专科一流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挖掘学术潜力,实现医教研全面进步,打造区域心血管疾病诊治高地,不断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
妇科:以专业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
生命的花园,健康的密钥,在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呵护中绽放。
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以百年积淀为基,用硬核实力守护每一个“她”的珍贵。作为建院首批科室,该科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区域妇科疑难重症诊疗标杆,现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该科年门诊量超17万人次,年手术量4000余台,其中Ⅳ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超30%,宫颈癌、卵巢癌等复杂疾病诊疗水平居全省前列。
这份守护的力量,既源于硬核技术的突破,也见于人文关怀的渗透。该科率先在江门开展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年完成超300例,手术成功率达98%,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5天以内;经自然腔道的单孔腹腔镜技术让伤口几乎不可见,术后疼痛评分降低60%;近两年完成多臂机器人手术近50台,手术精度达0.2毫米,复杂操作如子宫内膜癌分期术、盆底修复术等均实现零并发症;从腹腔镜下自体组织阴道成形术到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重新定义妇科诊疗的边界。
在这背后,是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该科现有高级职称医师15人,中级职称医师12人,初级职称医师5人,形成“资深专家领航、中年骨干支撑、青年才俊接力”的金字塔形人才梯队。从无痛宫腔镜的温柔呵护,到盆底康复的量身定制;从月经病专科的精准调理,到宫颈癌防治的全程管理,该科全周期服务编织成守护女性的“金钟罩”。
科技赋能提质量,人文关怀暖病患。未来,该科将以科技为刃破除病魔枷锁,更以仁爱之心守护女性尊严,持续引领区域妇科诊疗高质量发展。
医学影像科:精准影像让诊疗更准
作为临床诊疗的“透视镜”与“导航仪”,医学影像科是医生精准决策的“智慧中枢”。江门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中心)成功入选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标志着科室在学科建设与技术革新上迈入新阶段。该科下设五大亚专业,构建“诊断—治疗—质控”全流程体系,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
放射科以智能影像平台为支撑,构建精准诊断技术体系。牵头组建江门市医学影像研究所、智能计算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以及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科研平台,技术实力居省内前列,为临床提供前沿诊断支持。
超声医学科作为国家级肿瘤消融技术培训基地,以高难度介入诊疗为特色。年开展超声介入诊疗超万例,其中肿瘤消融术达300例,获评广东省介入超声“卓越中心”和“优秀中心”,树立区域介入治疗标杆。
核医学科依托PET/CT、SPECT/CT等高端设备,开展30余项高灵敏度检查。在肿瘤早筛、定位及疗效评估中发挥关键作用,年检查量6500例,多次获广东省核医学“优秀单位”称号。
介入医学科具备独立开展高难度综合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手术能力,承担国家级肿瘤消融技术、省级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培训任务,是区域介入治疗的核心力量。
放射治疗中心拥有前沿放疗技术及完整质控体系,通过精准放疗提升疗效、降低副反应,为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智能影像明毫厘,精准导航启新程。未来,医学影像科将以多学科协作推动技术革新,从智能影像诊断到微创介入治疗,从分子影像到精准放疗,持续赋能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精准医学的重要支点。
康复医学科:
让生命重掌生活韵律的“希望引擎”
要治愈,更要回归。
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是让生命重掌生活韵律的“希望引擎”。这里不止于治愈伤痛,更以精准技术为支点,用全周期管理撬动功能重塑。
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该科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等七大亚专业为支柱,构建覆盖“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全生命周期精准康复体系。年均1200余人次住院患者、2.3万人次门诊患者在此开启功能重生之旅。83岁的破伤风患者陈奶奶便是受益者之一,经早期肺功能康复、吞咽运动多维度干预,她从无法呼吸到自主行走、高歌,生动诠释“功能重塑与信念重建”的康复内核。
这份奇迹源于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该科开展的无创脑调控技术以0.1毫安电流唤醒沉睡神经,肉毒毒素注射让痉挛肢体重获自由,神经促醒体系助意识障碍患者重见天日。72人专业团队形成“医师—治疗师—护士”三位一体架构。人才与技术的双重赋能,使得该科重点病种治愈好转率同比提升23%,患者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院内前列。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早、准、全”的服务理念。该科将康复前移至ICU,构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全程链;秉持“一患一策”原则,实施精准康复;贯彻全周期康复理念,打造“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网络。
白衣执甲护生命,丹心为矛破难关。未来,该科将以技术革新、学科深耕、服务升级为支点,向“国内一流康复专科”目标迈进,持续为区域百姓健康注入康复力量,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书写精准康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