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躯 逐光而行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8-19 07:31   

守

守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寸步不离的守护,蕴藏着这世间最温柔的坚持。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永健站在病床前细致记录早产宝宝的每项生命体征。日夜坚守,只为助这小生命积蓄力量,早日战胜病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曾昭炜 摄)

研

研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科研之路,藏着毫厘间的执着与坚守。中心实验室里,博士刘金满屏息凝神,在仪器上精确校准每一组色谱参数,反复优化流动相梯度,只为捕捉那瞬息即逝的数据图谱。他以近乎严苛的标准洞察每一个细节,在微观世界里默默探寻真理的脉络。 (谢洲元 摄)

搏

搏 @江门市人民医院 分秒之间,生死一线。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为一名肺栓塞患者紧急转运进行CT检查。缠绕的管线,是生命通道,更是医护拼尽全力的决心:哪怕只剩一丝希望,也决不放弃。(徐杏玲 摄)

行

行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走村入户送健康,医防融合护安康”,家庭医生徐进军穿行于村落之间,为慢病患者监测血压、血糖。他以细致服务,将健康守护延伸至乡间角落,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责任,在步履不停中守护百姓健康。(医院提供)

爱

爱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病房里,精神六科主任崔秀敏正静静倾听老年患者心声。双手轻轻交握的瞬间,传递的不仅是医者掌心的温度,更是一份直抵心灵的理解与关爱,让孤独的角落泛起温暖的涟漪。(朱嘉茵 摄)

慎

慎 @江门市结防所 病房里,时间仿佛因紧张而凝固。住院部副主任医师陈家福目光如炬,借助可视喉镜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每一个动作慎之又慎,每一次调整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他们以专业为盾、担当为刃,奋力为患者生命续航。(李艳 摄)

光

光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五官科医生化身为亲切的“护眼导师”,带领小朋友们解锁“眼科小医生”新身份。借助裂隙灯这一神奇“窗口”,小朋友们好奇探寻“眼睛里的小宇宙”,在趣味互动里,开启一场奇妙的眼部探索之旅,点亮爱眼护眼的知识微光。(曹昆恒 摄)

智

智 @江门市中心医院 一场“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身着绿色手术服的医者,与精密的手术机器人默契配合,在无影灯下携手探索“人机联合”的全新医疗模式。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跨越,更开启了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机器人手术新时代,为患者筑牢健康防线。(廖欣 摄)

绝

绝 @江门市中心医院 腹主动脉瘤突发破裂,患者命悬一线!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临危受命,在无影灯下展开精密协作。他们以专注为针、以技艺为线,与死神展开极限竞速。这场高难度救治,凭借精湛技术荣膺广东省医师协会首批“名医绝技”。而团队用行动践行的信念——“每一次全力以赴,都是对生命最庄严的守护”,更成为这段生死救援中最动人的注脚。(黎艳颜 摄)

传

传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杏林传承,山海奔赴。国医大师沈宝藩跨越千里,从新疆奔赴江门,以师承导师之责,将六十余载积累的杏林绝学,倾囊相授给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师承弟子,让国医智慧的火种,在传承中熠熠生辉。(冯晓琳 摄)

信

信 @江门市人民医院 “送给你,我的‘超人医生’!”萌娃仰着小脸,将手绘童画递给儿科病房主管医生郭悦华。稚嫩笔触,画的是信赖;小小纸张,托付的是信任。这一刻,“超人医生”接过的不只是画,更是孩子沉甸甸的心意。他们,托起的不只是听诊器下的健康,更是孩子心头亟待守护的小小世界。(黎歆 摄)

释

释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诊室的灯光明亮而温暖,儿内科主任吴振波手持肺泡灌洗液标本,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病情。他用专业拆解晦涩的医学知识,以耐心传递医者的温度,细致的解答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家属心中的焦虑。(曾昭炜 摄)

护

护 @江门市皮肤医院 义诊现场,住院部医生陈曦俯身查看,以专业轻柔的手法为劳动者检查皮肤状况。她将诊疗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入指尖,呵护劳动者的皮肤健康。(阮永明 摄)

琢

琢 @江门市口腔医院 无影灯下,希望之光悄然绽放。江门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修复科医生邓天燕正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她在方寸齿间精雕细琢,每一次操作都力求精准,旨在让患者重现自信笑容。 (于欣欣 摄)

暖

暖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医院 “医企健康行”活动现场,中医康复科医生化身贴心的“健康守护者”,手捧中药热敷包,为肩颈酸痛的企业员工送上沉浸式舒缓体验。药力缓缓渗透,如同温柔的手揉开肌肉的僵硬疲惫,将中医的温暖关怀,实实在在送到每一位奋斗者身边。(医院提供)

专

专 @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 手术室里,一场白内障复明手术正在进行。这一方手术台,是医生为患者驱散黑暗的战场。每一次器械传递、每一秒凝神专注,都在诠释着“让黑暗重归光明”的无声诺言。 (医院提供)

    策划:朱卫星 统筹:邓榕

    时间,是这座城市最奢侈的计量单位。

    而你,则是用毫秒丈量生命的人。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天起,你便交出了自己的生活。你见过这座城市最深的夜色,也亲吻过它最早的晨光。你用分秒必争的速度,在生死边缘为“希望”刻下滚烫的模样。

    在医学的维度里,0.1秒足以改写生命的轨迹——

    那是心跳从搏动到沉寂的一瞬间,更是你听到“抢救”指令后冲刺出门的本能。因为,你比谁都清楚:快一步,生命就多一分生的可能。

    你用365天的坚守,诠释着“生命至上”的硬核浪漫——

    3分钟,完成一例紧急气管切开,让窒息的喉咙重获新生;

    12分钟,从决定剖宫产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让新生命冲出时间壁垒;

    一夜十几趟,是救护车在街巷间跑出的生死里程。

    截至2024底,江门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量1471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0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你用脚步丈量的责任半径,也是平凡身影撑起的生命屏障。

    你是披甲逆行的“超人”——

    每一盏无影灯下,都有一个不肯放弃的故事:用0.1秒的决断抢回骤停的心跳,用5G技术缩短跨越时空的抢救距离,用掌心的温度焐热听诊器的冰凉,用一句“我在”融化患者最深的恐惧。

    你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会为手术成功喜极而泣,也会在失去患者时偷偷抹泪;能在瞬间做出生死决断,却要耗费数十年光阴学会如何面对遗憾。

    你更是生命渡口的“摆渡人”——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你用一生,托起无数生的希望,陪伴万千患者走过最脆弱的旅程,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医”靠。

    健康江门,从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用行动写就的注脚——

    是急诊室里与死神竞速的奔跑,是手术台旁屏气凝神的专注,是病房深夜里不曾缺席的守候;是“治病”亦“治心”的脉脉温情,是“我在”二字的郑重承诺,更是“我们一直都在”的坚定答案。

    健康江门,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温暖——

    是口罩勒出沟壑的脸庞上,那双始终清亮如初的眼眸;是凌晨急诊室里,那盏为生命长明的灯火;是老患者一句“我记得你”时,传递的暖心慰藉;更是2024年江门居民80.5岁人均预期寿命里,深藏的守护密码。这个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数字,是你用时光酿出的生命甜酿。

    岁月流转,白大褂下的赤子初心从未改变。8760小时的日夜守望,你的年度答卷写满生命的重量:

    4938万人次——2024年全市医疗机构的诊疗总量。从寻常感冒的轻声安抚,到癌症攻坚的全力托举,每句“别怕,有我”都是给患者的定心丸;

    84.56万人次——2024年全市出院总人次。从微创小孔里的精准操作,到开胸大手术时的凝神专注,每一刀都是对生命的精雕细琢。

    在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你用速度浇灌温暖,用奔跑换取生命停留。谢谢你——以0.1秒的极速反应,让死神却步;用24小时的昼夜坚守,让希望不灭;凭日复一日的战斗,让生命重燃。你以凡人之躯,在时间的长河里谱写着最动人的生命时速!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本报特推出“‘医’路有你 生生不息——致敬第八个中国医师节特辑”,致敬所有将长夜熬成星光的医者,致敬这些把“来不及”变成“来得及”的生命守护者!敬请垂注。(邓榕)

(责任编辑: 陈慧君 二审:宁园 三审:钟建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