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右)与队友合照。
雷德豪夫妇带着孩子来看球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目前,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正在江门台山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赛事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的生动写照,诸多与排球相关的动人故事在赛场内外交织上演。
老将“返场”乐享比赛
气排球起源于中国,其外观与硬排球相似,但体积更大,而重量不足硬排球一半,表皮用料柔软有弹性,打击感优秀。经过多年发展,气排球运动逐渐扩展到海内外中青年和青少年群体,并于2017年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气排球具有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群众涵盖性强的特点,从青年队员到排球老将,都可以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在本次赛事中,就有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将“返场”,与业余选手同场竞技,打破专业与业余的界限,让全运会真正成为全民舞台。
1966年出生的胡越是广东队(女子老将组)队员,也是本次赛事中广东队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她从小与排球结缘,早在1987年就曾代表北京队参加在台山体育馆举办的六运会女排决赛并获得第四名。
今年又一次来到台山,参加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胡越感慨这是职业生涯的一种圆满。“作为一名排球运动员,打了半辈子排球,能在快到耳顺之年的时候来到台山参加气排球项目比赛,我感到很幸运很开心!我觉得气排球更适合群众一起参与,对我们这些稍上岁数的人来说,打气排球非常舒服。”胡越说。
胡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排球的热爱和对全民健身的支持。在她看来,本次赛事的高水平组织和专业执裁,也为运动员们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无论是赛事筹备、赛程安排,还是场地布置、后勤保障,都展现出了高水准的专业性。
年轻夫妻因排球结缘
本次赛事不仅让参赛选手尽情施展体育才华,也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精彩的气排球盛宴。现场众多观众中,有不少带着孩子一起来观赛。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眼神紧紧地盯着赛场,时而为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欢呼雀跃,时而为紧张的局势捏一把汗。
“我从小就爱看排球比赛,只要有赛事,我都会想尽办法去看。巧合的是,我跟我老婆就是在打排球的时候认识的,两个人经常一起去打排球。她在怀孕的时候,还常常去排球场看我打比赛。”球场上一对年轻的台山夫妻带着孩子专注地看着球赛,丈夫雷德豪说,“现在有孩子了,当然也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成为一名热爱排球的人。带他来看比赛,就是让他感受现场氛围,激发他对排球的兴趣”。
妻子雷女士也表示:“孩子也是从小就喜欢排球,自己在家里会拿着玩具排球学习怎么打。排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我觉得从娃娃抓起培养排球兴趣非常重要,希望孩子能在排球的世界里找到快乐和自信。”
江门排球文化底蕴深厚,台山更是中国最早引进排球的地方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多年来,排球运动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排球人才。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的举办,更是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排球的热爱和参与热情。许多市民表示,通过观看这次比赛,他们对气排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支持家乡排球事业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