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郭永乐 通讯员/黄演琳) 开学在即,很多人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昨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我市今年共有36名残疾考生参加高考,其中31人圆梦,包括专科录取23人、本科录取8人。
右手先天残疾的小嘉是鹤山考生,今年高考被中山大学化学类专业录取。
小嘉出生后残疾的右手未能得到及时矫治,上学后,他苦练左手写字、掌握生活自理与学习所需各项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与毅力。
身体的障碍从未成为小嘉懈怠的借口,反而让他激发出更强大的斗志。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力求当堂消化;课前坚持高效预习,明确难点重点;以精准的时间管理,将学习、运动和阅读安排得井井有条。“专注课堂、高效预习、善控时间”三大法宝,使他在今年高考中脱颖而出。“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这份成绩背后是社会的托举,未来我立志以所学回报家庭、贡献社会。”小嘉说。
听力一级残疾的考生小欢今年以优异成绩被广东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录取。
小欢家庭来自湖南,定居江门十余年,小欢深切感受到侨乡的温情。在政府关怀与志愿者长期帮扶下,小欢得以专注学业。高考期间,在残联、教育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小欢成功申请到免除英语听说考试、佩戴人工耳蜗等关键合理便利,得以在公平的环境下参加考试。“孩子能有今天,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小欢母亲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受助家庭的心声。
肢体四级残疾的考生小鹏,怀揣对航天科技的炽热梦想,考入南阳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位从小痴迷科学的男孩,曾自费购买设备进行小实验。然而左腿的不便和家庭的贫困,曾一度让他陷入自卑。社区党员志愿者的暖心帮扶、高中班主任主动协助申领困难补助,以及亲友的鼎力相助,缓解了小鹏家庭的经济压力。正是这些来自各方的有力支撑,帮助小鹏逐渐走出低谷,重拾信心。如今,对未来满怀期待的小鹏坚定地表示:“男儿志在四方,我要用专业知识闯出一片新天地!”
为了帮助残疾考生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人生理想,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引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尽其责,为他们铺就了前行的道路。
据介绍,我市已完善出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残疾人助学政策,包括残疾儿童享受学前教育免保教费、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助学金资助及生活费补助。目前,我市残疾人高等教育助学主要有“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助学补贴等。另一方面,针对残疾考生,我市各部门联动送便利。今年高考,市残联及教育部门为11名高考残疾考生提供佩戴助听器、免除英语听说考试、延长考试时间等措施,让他们无忧参考。
我市社会各界也积极奉献爱心,自2022年起,市残联争取广东狮子会中江服务队、一心公益基金、日丰集团等爱心组织参与扶残助学,目前已资助547名困难残疾学生共135万元,帮助他们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