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微露,街角煎饼摊的炉火已然点燃。摊主小陈每日清晨熟练翻动着面饼,油香四溢中,他耳机里却传来外语对话的细碎声响——这位刚刚毕业的青年,正用这种方式默默积蓄着属于他的另一种力量。这平凡一幕中,正无声折射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深远期许与殷切希望。青年之理想、本领与担当,并非浮于半空的云霞,而恰如那沉潜于泥土的种子,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之中,才能破土而出,迎向广阔天空。
青年之本领,必先于实践的厚土中向下深扎,方有向上蓬勃的生机。古人早已洞察:“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真正的本领,从来不是书斋里自我陶醉的“空中楼阁”。那些在基层社区细致入微调解矛盾的年轻社工,那些在生产线旁一丝不苟钻研技艺的青年工匠,那些在田间地头虚心向老农请教的农科学生——他们俯身贴近大地,在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中,让知识真正化为可触摸的才能。而“悬浮式成长”者,纵然满腹经纶,却如无根之萍,终将在现实的激流中迷失方向。唯有深扎于实践沃土,方能使书本中的智慧之树在现实中结出丰硕果实。
青年之担当,则需在具体责任的锤炼中显其真金本色。担当绝非空泛口号或华丽姿态,它化于无声处,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显现力量。社区里风雨无阻、细致入微服务的青年志愿者,实验室中为了关键数据焚膏继晷、反复推敲的年轻科研者,还有那不畏严寒酷暑、准时送达每一份托付的快递小哥……他们不事张扬,却以踏实的脚步丈量着担当的深度。那些动辄高谈阔论却不见行动的“表演式担当”,不过是精致利己主义披上的一件华丽外衣。担当之真谛,在于将责任感内化为无需提醒的自觉,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非凡的贡献,以坚实的步履默默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青年之理想,更需在现实土壤的滋养下落地生根,方可闪耀持久光芒。真正的理想,从不回避现实棱角,反而在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华。青年理想若脱离脚下这片热土,无论描绘得如何瑰丽,终将如沙上之塔,转瞬即逝。当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当技术人才将创新热情倾注于攻克产业瓶颈,当年轻创业者把梦想扎根于满足人民真切需求——理想便如种子落入沃土,汲取着现实最丰厚的滋养,抽枝展叶,最终撑起一片葱郁浓荫。青年之理想,唯有与时代呼吸相系、与人民冷暖相融,才能摆脱虚幻飘渺,获得澎湃的生命力,在现实沃土中长成参天大树。
青年之“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三位一体、彼此成全的生命状态。青年当如那勇于深扎的树,将本领的根须深入实践沃土;当如那负轭前行的牛,在具体担当中磨砺坚韧品格;更当如那追逐光明的星辰,让理想之翼在现实的长空高扬。
青年是时代长河中的点点萤火,每一簇微光都蕴藏着燎原的可能。当千万青年自觉将理想抱负融入时代洪流,在实践的沃野中磨练真本领,在具体的担当中砥砺真品格——这无数看似微弱的理想之光,终将汇聚成照亮民族前途的磅礴火炬。(绵阳科技城新区 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