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可谓是“涨”声一片,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上证指数一路“过关斩将”,强势突破3800点大关,创下近10年的新高,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也不甘示弱,紧紧跟随,市场总市值成功跨越100万亿元的“里程碑”。沪深两市成交额也持续火爆,屡屡突破2万亿元,8月25日更是达到惊人的3.14万亿元,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3.4万亿元,市场活跃度之高,令人惊叹。
在这股“牛市”的热潮下,江门地区的股民也被彻底点燃了热情。记者采访了江门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不少工作人员都表示,最近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股民络绎不绝。某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许前盛透露,近期营业部新开户数量激增,相比前几个月增长了50%左右,线上开户人数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随时在线解答股民的疑问。不仅如此,电话咨询量也大幅攀升,投资顾问们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股民们迫切地想要抓住这波牛市的机遇。
在这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中,江门的股民们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故事呢?是初入股市的新手在牛市中大胆闯荡,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在背后巧妙布局?有人已经在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选择盈利落袋为安;而有人却仍在默默等待,期盼着属于自己的那阵风到来。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老中青三代股民的世界,听听他们与股市的那些故事。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老股民周向民:
茶楼炒股,“就是图个乐子”
早上9点,江门市区的一家茶楼里已经坐满了人,热闹非凡。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里,60多岁的周向民和几位老友正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和点心,而他们的目光却都聚焦在各自的手机上——屏幕里跳动的,正是近期热度颇高的“中字头”股票实时行情。
周向民是一位有着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见证了股市的风风雨雨。“想当年,炒股可没现在这么方便。”周向民放下手机,缓缓说道,“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要看大盘行情,只能去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一坐就是一整天。大家挤在一个大屏幕前,眼睛紧紧盯着股价的涨跌,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周向民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炒股变得轻松便捷。周向民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股票交易App,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实时行情,进行买卖操作。最近这波牛市初现苗头,他和老友们就盯上了业绩稳定、估值偏低的“中字头”股票,尤其是某只建筑类央企股。“上个月初,我看这只股票在3.2元左右徘徊,市盈率才8倍多,比很多热门股稳妥多了,就买了1万股。”周向民边说边点开交易记录,“你看,现在都涨到4.5元了,不算分红都赚了1万多元,够我和老伴下个月去自驾游了。”
虽然炒股方式变了,但周向民与几位老股民朋友的习惯却一直保留着。只要得空,他们都会早早来到茶楼,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关注股市动态。“我们几个老伙计在一起,不仅能交流炒股经验,还能互相拉着点,免得一时冲动做错决定。”周向民说,“股市涨了,大家一起高兴;跌了,也能互相安慰。”
在周向民看来,炒股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乐趣和社交方式。“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指望靠炒股发大财,就是图个乐子。”周向民说,“我们不会盲目跟风追那些涨得离谱的AI股、新能源股,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稳健一点的。而且,我们也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股市里,毕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对于他们来说,每天在茶楼里看大盘、聊股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波牛市的浪潮中,他们也正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与从容。
中年股民陈先生:
历经风雨,如今淡定从容
一个工作日的午后,42岁的陈先生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股票交易软件的界面,屏幕中央定格着一只新能源电池概念股的K线图——这是他今年3月入手的一只股票,如今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他静静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股价,脸上似乎看不出太多情绪。
陈先生接触股市已经有10多年了,经历过股市最辉煌的时期,也品尝过暴跌的苦涩。“2007年那波大牛市,我确实赚了不少钱。”陈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那时候感觉赚钱特别容易,随便买一只股票都能涨。我当时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都投入到了股市里,短短几个月,资产就翻了好几倍。”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股市急转直下,陈先生的资产也在一夜之间大幅缩水。“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我持有的几只股票全部跌停,一天就亏了十几万元。”陈先生叹了口气,“那种感觉就像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整个人都蒙了。”
那次惨痛的经历让陈先生深刻认识到了股市的风险。从那以后,他开始潜心学习股票知识,研究各种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近期这波牛市启动前,他就通过分析行业报告发现,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全球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某家电池材料企业不仅技术领先,还拿到了海外车企的订单,市盈率却只有25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0倍。“今年3月,我用家庭闲置资金的10%,以28元的价格投了1万股。”陈先生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买入后两个月,股价一直在30元左右波动,身边有人劝我换热门股,但我看公司的订单数据和研发投入都在增长,就一直拿着。”
进入7月,随着新能源板块迎来风口,这只股票开始快速上涨,短短一个月就涨到了56元。身边的朋友都劝他赶紧卖出,陈先生却只是在股价涨到50元时减仓了3000股。“我减仓不是因为不看好,而是把本金先收回来一部分,剩下的利润让它继续滚。”陈先生说,“现在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股市的大起大落我已经经历过太多次,心态也变得平和了许多。我不会盲目追涨杀跌,而是会根据自己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选择那些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
在操作上,陈先生也变得更加谨慎。除了这只新能源股票,他还配置了医疗、消费领域的龙头股,仓位始终控制在家庭闲置资金的20%以内。“我现在把炒股当成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用很少一部分钱来参与。”陈先生说,“这样既能享受炒股的乐趣,又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历经股市的风雨洗礼后,陈先生已经变得淡定从容,在牛市中稳稳地把握着自己的投资节奏。
年轻股民肖瑾舟:
紧跟风口,渴望快速获利
一日午后开盘,在江门的一家咖啡店内,24岁的肖瑾舟正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盯着手机上的股票App,手指飞快地滑动着——他正在查看近期热门的AI算力板块股票行情,屏幕上的某只服务器概念股,是他3天前刚买入的。
肖瑾舟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接触股票,对炒股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炒股是一种能够快速实现财富增长的方式,尤其在牛市行情下,机会更是无处不在。“我觉得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地接触到前沿资讯,并把它转化成对炒股有用的信息。”肖瑾舟自信地说。
为了在股市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肖瑾舟关注了大量的财经自媒体账号,每天都会花费3个多小时浏览各种股票论坛和资讯平台。近期这波行情中,AI板块成为市场热点,肖瑾舟从财经博主那里了解到,AI算力需求爆发会带动服务器行业增长,于是他立刻盯上了某只服务器概念股。“7月底,这只股票从20元涨到25元,很多人说已经涨高了,但我看行业研报说算力需求还会涨,就果断在25.5元买了2000股。”肖瑾舟告诉记者,“买入第二天就涨停了,我当时特别兴奋,觉得自己选对了方向。”
然而,好景不长。第三天,这只股票开盘就低开3%,肖瑾舟慌了神,担心继续下跌,在26元的时候就卖出了,只赚了1000元。可没想到,下午这只股票又涨了回去,收盘时还涨了5%。“当时特别后悔,觉得自己太急躁了,要是多拿一会儿,能多赚2000元。”肖瑾舟有些懊恼地说。
这次经历并没有让肖瑾舟改变“赚快钱”的想法,反而让他更加关注短期行情,但是盲目跟风很快又让他一天内亏损3000多元。尽管遭遇了失败,但肖瑾舟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炒股知识。他报名了线上炒股培训课,专门学习短线交易技巧,还加入了几个炒股交流群,向群里的“高手”请教经验。在操作上,肖瑾舟依然保持着频繁交易的习惯。这半个月来,他先后交易了5只股票,最短的持有1天,最长的也只有5天。“我觉得在牛市中,股价波动较大,通过高抛低吸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肖瑾舟说,“比如我上周五买的一只半导体股,昨天涨了4%,我就卖了,虽然赚得不多,但积少成多嘛。”
对于未来的股市走势,肖瑾舟充满了信心。他近期又盯上了机器人板块,准备等板块调整时入手一只龙头股。“我会继续紧跟市场热点,多学习、多总结,争取在这波牛市中多赚点钱,早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肖瑾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