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爽 通讯员/周嘉舜 江疾宣) 9月初秋时节,暑热尚未消退,须加强防范蚊媒传播、肠道等传染病。近日,江门市疾控中心发布9月疾病提示风险,提醒市民特别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高温中暑,重点关注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当前,基孔肯雅热发病风险持续存在。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措施,核心就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蚊。此外,登革热的传播风险升高,目前我市已出现本地病例,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和蚊虫密度增加,登革热传播风险将逐渐进一步升高。江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预防登革热,需要做好消除蚊虫孳生地、加强防蚊灭蚊等措施。
9月高温高湿,中暑风险大增。江门市疾控中心建议,避免在高温时段(尤其10时至16时)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少量多次饮水(白开水、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勿等口渴才喝。外出戴宽檐帽、太阳镜,穿着轻薄宽松的浅色衣物,涂抹防晒霜。户外工作者合理安排作息,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切勿将儿童、老人单独留在密闭车内。识别中暑症状,一旦发现患者,立即移至阴凉处,解衣散热,冷敷、扇风降温,立即拨打120。
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风险将增加,应注意做好防范,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清洁、勤观察、少聚集、远病患。
开学季到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发病风险增高。江门市疾控中心建议,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食品要煮熟。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马上报告学校老师,不要带病上学,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孩子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呕吐物污染区,不要围观。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繁殖,生冷食物食用增多,食源性疾病风险随之上升,其中以微生物感染最为常见,野生蘑菇、野生植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江门市疾控中心提醒,应谨防“病从口入”。
此外,坚持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松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出行,科学佩戴口罩。增强免疫力,做好日常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