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人员了解制茶关键环节。 大沙镇供图
江门日报讯 (记者/刘嘉猷) 8月28日,大沙镇第13期“茶乡讲堂”开讲,50余名无职党员、茶农和茶叶合作社骨干参加培训,学习茶叶种植、加工与营销等实用技术。据了解,本期培训是大沙镇深化“双培双带”机制的关键举措,通过“把党员培养成产业骨干,把产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引导党员在全产业链中当先锋、作表率,带动群众掌握先进技术,实现“双促双赢”。
作为开平市重要茶叶产区,大沙镇拥有2333.33公顷(3.5万亩)茶园、28家涉茶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年产茶叶近200吨,综合产值达2.15亿元,培育了“大沙里”“天露仙源”等知名品牌。但在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杀青温度必须精准控制在220-250℃之间……”在茶叶加工实操现场,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梁小汕一边示范标准动作,一边讲解理论知识。参训学员围成一圈,认真学习。除了加工作坊,育苗茶场也成了“临时课室”。梁小汕手把手教学员辨别优质茶苗的特征,详细讲解品种特性、培育周期和管理要点,为茶苗选购和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课上,岭露红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惠贤带来营销课程。“要用‘故事’讲好大沙茶,用新媒体拓宽渠道。”她结合市场趋势,从品牌定位、包装设计,到线上线下融合,深入浅出地分析当前大沙茶存在的品牌辨识度不足、线上推广弱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参训学员梁先生感慨道:“以前卖茶靠熟人,现在才知道可以通过直播展示茶园生态环境,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大沙茶的天然优势。”他表示,此次培训让他打开了营销思路,接下来会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大沙茶,同时,挖掘大沙茶的历史文化故事,提升品牌附加值。
下一步,大沙镇将继续深化“双培双带茶乡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常态化开展“茶乡讲堂”培训活动,聚焦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党员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茶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