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技师学院教师吴恩来:
把课堂“搬”进工厂 把工厂“装”入课堂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05 07:31   

吴恩来正在指导学生们实训。

吴恩来正在指导学生们实训。

吴恩来

吴恩来

    上讲台、下企业、带实训、打比赛、搞科研……来自江门市技师学院的“90后”教师吴恩来,是同事和学生眼中的“六边形战士”。他曾是该学院的一名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如今已成长为该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他秉承“把课堂‘搬’进工厂把工厂‘装’入课堂”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广东向上向善好青年、江门市首届侨乡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倩婷

    反复钻研 从实训室走出的技术能手

    1992年出生的广西蒙山小伙吴恩来,从小便对机械操作有着浓厚兴趣。2008年,他带着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成为江门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初入校园时,他深知掌握技术技能并非易事。“别人练1小时,我就练3小时。”那段时间,实训室成了他的第二个课堂,课余时间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不断研究设备工作原理,反复实践操作。他的班主任看出了他的好学,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答疑解惑,手把手教他操作技巧。

    这份坚持很快有了回报。吴恩来凭借优异成绩和扎实技能,成功入选学院学生竞赛团队。2012年,他一举斩获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广东选拔赛第一名、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学生组)总决赛第一名;2013年,又获得广东省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在技能领域崭露头角。同年,因表现优异,吴恩来被留校任教,成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名教师,开启了人生的新赛道。

    深耕教育

    用匠心点亮学子成长路

    初登讲台时,吴恩来心里既紧张又忐忑:“自己会操作是一回事,把技术讲明白、让学生愿意学,又是另一回事。”为了当好“引路人”,他主动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听课,把每节课的教案反复修改十多遍;课后,他总留在教室和学生聊天,摸清大家的学习困惑。

    正是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中,吴恩来逐渐意识到,技工学生更擅长“在实践中学习”,于是大胆创新,把课堂“搬”进工厂,把工厂“装”入课堂,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曾有一次,他带领学生为江门市蓬江区芝山五金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研发测试设备控制系统,从设计方案到现场调试,他全程手把手教学,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最终,不仅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又让学生积累了宝贵经验。任教以来,他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累计完成校企合作产学研15项,获授权专利6项,为地方企业培养了294名机电一体化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

    除了教学,吴恩来还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技能竞赛指导中。为了帮助学生备战,他常常陪着学生在实训室练到深夜,从操作细节到心态调整,逐一打磨。他所培养的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国家一类竞赛第一名2项、省一类竞赛第一名14项,并连续十年蝉联广东省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团体冠军,这是他用耐心与智慧点亮学生技能梦想的有力证明。

    面对荣誉,吴恩来始终保持清醒:“技能的价值,终究要用到服务社会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急需技术人员研发口罩生产设备,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工作室成员奔赴企业,连续多日加班加点,完成了平面口罩机的生产装调与KN95口罩耳带焊接设备的研发,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物资生产设备保障。

    2022年起,吴恩来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建设、市级精品课程《简单机电设备组装》建设、产教融合共建“德国莱茵TUV工业机器人培训考试中心”以及政府和学校合作的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等子项目建设,同时主持多项课程建设、产教融合项目,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从实训室里的追梦学子,到讲台前的育人先锋,吴恩来用十余年的坚守,在技工教育的沃土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匠心故事。他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企业车间、生产一线,让书本里的知识在实操中落地生根,让手中的专业技术在产业需求里开花结果。未来,吴恩来依旧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产教融合的路上深耕,让更多年轻人在实践创新中实现成长。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陈淑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