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法院以杜阮法庭为试点探索“侨都人民法庭”建设新路径
“调保立审执访”一体 打通司法为民“末梢”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11 07:32   

杜阮法庭法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指引当事人立案、参加诉讼。

杜阮法庭法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指引当事人立案、参加诉讼。

 

    “保全团队同步介入,今天之内完成财产查控!”在一起货款拖欠纠纷案件中,蓬江区人民法院派驻杜阮法庭保全团队迅速通过最高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锁定被告账户。当天下午,资金冻结手续全部完成。次日,被告主动联系表示愿意调解,支付货款。

    这是蓬江法院在人民法庭推行“调保立审执访”六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快速化解纠纷的生动缩影。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蓬江区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区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蓬江法院立足中心城区特点,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杜阮法庭为试点,创新构建“调保立审执访”六位一体工作机制,探索“侨都人民法庭”建设新路径,全面激发法庭为民服务、实质解纷效能。

    文/图 凌雪敏 李小红 梁志艳

    升级蝶变

    让法庭离群众再近些

    “打破单一审判职能,在法庭推进直接立案、执行机制,能够进一步整合司法资源,更大程度上便利乡镇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全流程司法服务。”杜阮法庭庭长谭海明介绍,当前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营商环境对司法服务质效要求不断提升,蓬江法院选取案件类型丰富、辖区辐射人口较多的杜阮法庭开展深度试点,以打造功能完备的“大法庭、小法院”为抓手,为群众提供更便捷、全流程司法服务。

    为实现矛盾纠纷从前端预防到后端化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蓬江法院制定“调保立审执访”六位一体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整合“调解、保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项职能,打出司法便民服务、纠纷实质化解、矛盾源头治理“组合拳”。

    走进杜阮法庭,诉讼服务区摆放着清晰的示范文本,当事人立案“一站式”办理,远程视频设备实现“隔空办案”,几名群众正拿着手机扫码添加法院企业微信号,以便随时了解案件进度。

    为支撑“小法院”高效运转,蓬江法院选配具有丰富基层办案和解纷能力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专职调解员、执行员下沉法庭,组建“1+3+1”法庭团队,即一个保全团队、三个审判团队、一个执行团队。在机制对接上,蓬江法院上下贯通“法庭+机关”直通联络,将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事务中心直接对接法庭,诉讼服务、执行事务快速响应法庭需求,既提升了法院内部协同效率,也让司法便民服务落到了实处。

    试点以来,杜阮法庭民事案件结案效率提高15%,调解率提升8%,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减少10天,大大提升了审判执行质效。

    护企兴农

    助力乡村振兴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既有机遇,也面临风险与挑战。杜阮法庭将“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的理念融入办案全过程,充分依托“调保立审执访”六位一体运行工作机制优势,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

    杜阮镇某公司一度面临经营困境,一边是供应商不断催款,另一边是10万元货款被拖了一年多。企业负责人无奈之下,将对方诉至法庭,并同步申请财产保全。驻杜阮法庭保全团队于当日冻结被告账户,次日被告便主动联系法官,表示愿意调解。“真没想到效率这么高!法庭就像‘及时雨’。”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既帮我们追回了欠款,又维系了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减轻了对企业经营的冲击,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力度。”

    本案是杜阮法庭“保全—调解—履行”无缝衔接机制的一个缩影。通过“集约保全”模式,以保全促调解、促审理、促执行,法庭有效打通立审执全流程,显著提升了商事纠纷的解纷效率。同时,借助“先行调解+速裁快审+精审细判”多层次机制,加强督促程序、司法确认等快审程序的运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元的纠纷解决路径。

    与此同时,杜阮法庭在兴农方面同样主动作为。在处理涉农纠纷时,法庭注重多元化解,依托综治中心积极联动村委会、凉瓜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构建“法庭+”纠纷化解模式,从农业生产等多个维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全方位调动农民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早在2023年,杜阮法庭已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凉瓜产业链条,在产业前沿设立杜阮凉瓜法官工作室,以法治力量护航“杜阮凉瓜”成长为乡村振兴“致富瓜”。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杜阮法庭不仅实现了纠纷的高效化解,促进乡村和谐,更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执治融合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不久前,全市首个镇街综治中心执行事务工作站在杜阮镇成立,这是“执行+综治”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推动执行事务中心与基层综治中心无缝衔接。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站充分整合执行资源与基层综治力量,依托综治中心熟悉社情民意优势,推动执行工作更紧密贴近群众,切实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深做实。

    “我在这块地上投了十几年心血,建厂房、找租户,现在说清场就清场,我们一家人怎么活?”在一起厂房租赁纠纷中,被执行人黄某情绪几乎失控。另一边,杜阮镇某经济社社长也愁容满面:“七年租金收不回来,全村人的利益谁又来维护?”这场看似无解的拉锯战,久拖不决,却在杜阮法庭“审执衔接+多元共治”模式下迎来了转机。

    在执行事务工作站统筹下,多方联动专班迅速组建,推动信息互通、协同研判和联动处置。执行团队依法采取查控财产、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及限制出入境等强制措施增强威慑;镇综治中心与村委会组织协商,司法所和驻村干部持续疏导调解,驻村律师协助依法维权,实现了法律震慑、情感疏导和利益平衡的多重效果。

    “土地续租到原合同期满,既保护了村集体收益,又给了大家缓冲期,你们看行不行?”执行法官赵旸一次次居中斡旋。“法官说得在理,我愿意分期交租!”黄某态度逐渐软化。最终双方签订和解协议,黄某先付18万元,余款分期清偿,土地续租至原合同期满。同时,村委会协同监督履约,执行团队全程动态跟踪。“有法院、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方联动维权,我们村民更加有安全感了!”该经济社社长赞叹道。

    如今,杜阮法庭正将这样的经验转化为长效治理体系,着力构建“法庭+综治+站点+网格”立体化纠纷解决体系,积极推动“一村一法官一专员”落地;建立涉诉信访与案件办理协同共治机制,纵向打通“机关+法庭”快速通道,横向激活“法庭+综治”响应联动,强化判后答疑、信访回访与风险动态监测,推动矛盾实质化解;“执警联动”机制日益深化,由法官、执行员、法警、解纷专员组成的综合团队,正将执行的根系深扎进乡镇土壤。

    通过资源大整合、机制再创新,杜阮法庭不仅让解纷效率大幅跃升,更实现了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血脉融合”,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活力。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