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一中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江门一中供图
培英高中军训会操表演上,同学们精神抖擞。
培英高中军训会操表演上,同学们精神抖擞。
“一、二、三、四!”最近,嘹亮的口号声划破清晨的宁静,江门市各中学校园变成一片迷彩绿的海洋,一批批新生身着戎装,在依旧炽热的阳光下,迎来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各校将这一主题深度融入军训全过程,通过历史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军训现场
“我们的身姿更加挺拔”
近日,在江门市福泉奥林匹克学校操场上,国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行注目礼,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学前教育周活动。开营仪式后,训练正式拉开帷幕。烈日下,同学们在教官的严格指导下进行队列纪律学习和基本动作训练。站军姿、稍息、立正……一次次重复,一遍遍纠正,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同学们的目光愈发坚定,身姿愈发挺拔。
结营仪式上,该校七(6)班陈熠洋同学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她说:“我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磨炼,挑战了一个又一个极限。虽然我们的声音嘶哑了,但语气更加坚定了;虽然我们训练得腰酸背痛,我们的身姿却更加挺拔。”
在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军训场上的热情与活力同样不减。最后一天的会操表演将整个军训活动推向高潮,一个个军事技能项目轮番上演,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多日来的训练成果,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该校高一(1)班学生丁嘉耀作了分享:“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军训期间体验到了团结的力量。一个人走路不难,一群人走路要做到整齐划一,考验的是我们的默契和团队配合意识。军训时光让我明白了团结与友谊的力量,使我不断成长。”
该校高一(7)班班主任陈慧敏每天陪着孩子们军训,目睹了他们的蜕变:“孩子们从最初刚开学习惯拖拖拉拉,到现在变化特别明显,变得特别规整,昂首挺胸,眼神坚定,这让我特别欣慰与自豪。”
抗战主题
历史与训练深度融合
今年各校的军训活动紧密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
江门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毛永秀介绍,该校构建了“体能+思想+技能”的三维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体魄、思想和实用技能的综合提升。“如在练习站军姿时,讲述抗日将士们宁死不屈坚守阵地的故事;在踢正步时,融入‘步伐铿锵,意志如钢’的口号;在训练休息时,唱军歌、唱红歌,体会军人气质。”毛永秀说。
该校还组织观看了《八佰》等抗战影片。高一(1)班的曾心悦同学说:“看了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细节,再次重温历史,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培英高级中学副校长何仕中表示:“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将抗战纪念元素融入军训开营仪式、国防教育主题讲座等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
该校高一(1)班学生丁嘉耀在军训中深刻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我明白了中国人民凭什么能取得抗战的胜利,80年前那些先贤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凭借的是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纪律。”该校献章一班的卢梓燃同学则表示:“我更加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海防军队的壮大。我深刻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壮大海防,抵御外来侵略。”
多方合力
筑牢国防教育基础
军训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江门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广东省国防教育条例》,印发《江门市关于聚力实施“六大行动”全面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措施》,扎实落实学生军训任务,大力推动武术进校园,强健学生体魄,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
新学年开始,江门军分区、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宣传部坚持扎实组织学生军训工作,组织有关驻军和辖区高校、教育、人社部门召开学生军训工作军地联席会议,研究对接年度学生军训工作计划。同时,完善学生军训需求提报、协调对接、任务分配和错峰训练等制度机制,加强学生军训承训人员选、训、用、管、保规范化建设,有效形成合力推动学生军训健康发展的整体格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国防梦”的种子。
江门一中启超一班班主任赵正英对学生们在这次军训中的收获充满期待:“希望孩子们记住‘坚持就有收获’,遇到困难不慌不怯、迎难而上,学会感恩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着军训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各中学的新生们不仅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这场融合了历史教育与军事训练的新生第一课必将为学子们的高中生活乃至未来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培育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