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博物馆将馆藏文物与现代美育融合
青少年从“看文物”变为“懂文物”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11 07:32   

    江门日报讯 (记者/简家琳 通讯员/新博宣) 9月7日,江门岭南书院(新会学宫)、新会区博物馆启动“丹青溯古·器语传今”一期一文物解读与创作活动,首期活动以“景泰蓝与青花掐丝珐琅画”为主题,带领青少年沉浸式走进传统工艺的世界,在文物赏析与手工创作的碰撞中,开启一场兼具知识与趣味的博古文化之旅。

    作为广东省内成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之一,新会区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始终致力于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此次策划推出的“丹青溯古·器语传今”活动,正是新会区博物馆打破传统展览模式、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尝试,通过将馆藏文物与现代美育深度融合,以“解读+创作”的形式,让青少年从“看文物”变为“懂文物、创文物”,在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

    新会区博物馆馆长李爱华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把青花瓷、青铜器、玉器、书画等珍贵馆藏向公众展示,并利用现代美育手段,包括掐丝、珐琅、油画等,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

    活动现场,李爱华聚焦新会区博物馆馆藏清乾隆青花博古纹将军罐,从器型、工艺、纹样等多维度,引领学员们对文物进行赏析。新会区博物馆副馆长冯玉云为学员们介绍珐琅画的美术工艺,让大家对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专业解读与鉴赏结束后,活动进入实践创作环节。在掐丝珐琅工艺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沉浸式体验青花掐丝珐琅画创作。大家通过提取将军罐的装饰纹样,使用扁铜丝、粘丝胶、镊子、调沙杯、底板等材料制作掐丝珐琅画,在实践中感悟传统工艺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博物馆的馆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文物就在我们身边。我今天还了解到掐丝、点染工艺等传统技艺,很有意义。”学员梁海琳高兴地说道。

    据悉,接下来,新会区博物馆还将推出丝巾画、青铜器作画等相关活动,并在今年年末举办青少年美育成果展览。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