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促发展 质量树品牌 融合助振兴 我市全力打造地理标志特色镇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12 10:43   

    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2024年9月,新会区会城街道获批建设省地理标志特色镇,成为全省获批的6个镇街之一。

    在省、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推动下,会城街道以新会陈皮为核心,通过“溯源体系标准化、产业融合多元化、品牌价值国际化”三大路径,撬动政府、民间新增投资4.8亿元、用标企业增至373家,建成20个地理标志综合实体,撬动文旅发展、就业增收显著,打造出乡村振兴典范。当下,江门正以“地标兴农、品牌强产”为路径,探索出一条“保护促发展、质量树品牌、融合助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百千万工程”实践样本,为全国提供了“江门经验”。

我市新建20个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综合实体。图为广东地理标志驿站。

    强化源头管控与标准引领

    新会陈皮有了道地“身份证”

    新会柑、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新会区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地理标志的培育、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构建“政府牵头、市场主导、企业协同、全民参与”的地理标志事业发展新格局。

    地理标志认证给特色农产品穿上了“保护衣”,然而地理标志在管理、保护、使用等方面存在着难点和堵点。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建设,推动新会陈皮品质提升。当前,新会区已有9846户种植户和2280多家经营户在溯源系统中办理了道地“身份证”,从源头上确保了新会陈皮产品的正宗性和市场的正统性。

    与此同时,我市优化“新会地理标志服务管理平台”服务功能,扩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覆盖面,会城街道用标企业达373家;加强新会陈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管理,目前新会区农学会授权1036家单位使用“新会陈皮”证明商标。

    为适应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发展需求,我市逐步形成了覆盖种植、加工、仓储到产品的全链条标准体系,累计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陈皮》地方标准2项,《广陈皮绿色种植规范》《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建设和管理规范》《预制菜 陈皮水鸭汤》等团体标准28项。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制定“湾区标准”,助力新会陈皮进入“湾区认证”产品目录,其中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会陈皮获得新会区首张“湾区认证”证书。

    同时,我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设标准化公共监管仓,加快推进民营公共监管仓认证,全力打造“国字号”标准化中心监管仓,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塑造

    不断激发产业活力

    挖掘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及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建设,对于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深化地理标志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激活文化基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宣传平台建设,打造特色IP,建成一批地理标志驿站、地标保护工作站、地理标志产品展示馆和新会陈皮品鉴中心,推出已申请版权保护的地理标志特色镇Logo和吉祥物“阿甘”,打造特色产业立体IP,广泛宣传新会陈皮的文化和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除了在会城街道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还在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南站、江门站发布地理标志特色镇宣传画,扩大新会陈皮地理标志影响力。

    据统计,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以来,我市积极整合政企资源,充分发挥省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地方财政投入8000万元,并引导龙头企业新增投资4亿元,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认知,我市先后组织了60多家次企业参加丝博会、杭州茶博会、北京国际茶叶展等品牌推介活动,有效提升了新会陈皮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创新推进“地理标志+”融合发展模式

    “陈皮+文旅”“陈皮+金融”蓬勃发展

    为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我市积极打造“陈皮+文旅”,将地理标志与侨乡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当前,我市已开发3条文旅研学线路,配套开展多场宣传推介培训活动全方位宣传。陈皮文旅、研学游线路、陈皮庄园民宿、陈皮酒店等文旅产品协同开发,陈皮古道、陈皮村、新宝堂等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研学经济蓬勃发展。新会区还通过文旅融合激活“体验经济”,连续举办文化节、柑花节、采摘季等活动,串联起圭峰山、梁启超故居等周边景点,形成“采摘—加工—品鉴—研学”文旅闭环。

    我市还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打造“陈皮银行”仓储金融模式,将“知产”变“资产”,使新会陈皮从农产品升级为可质押、可投资的“硬通货”;物流中心日均发货超10万件,48小时内送达全国主要城市;通过“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电商企业和本土网红力量,成功打造“云赏柑花”“云品柑茶”等数字化营销案例,推动新会陈皮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加快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年总产值从2021年的145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61亿元,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位,今年正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亿元。

文/图 陈敏锐 曾文静

(责任编辑: 陆世杰  二审:钟建基  三审:宁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