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如何让学生“感到被尊重”?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15 07:32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每一天都在与班级的学生共同成长,也在他们纯真的目光中不断反思教育的真谛。班级是一个由独特个体组成的小小社会,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也都有需要被理解、被接纳的特点。我们班的小罗,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显得有点孤独。后来,通过和他的父母深入沟通,我才知道他是一名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从那一刻起,我尝试以爱为桥梁,帮助小罗感到被尊重,进而融入集体,从而打造一个有爱的班级。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英穗仪

    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

    为了让小罗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我从细节入手,创造机会让小罗展现自己。每天课前,我会请小罗做我的“小助手”,帮我把教学用的书本、卡片或多媒体设备准备好。他每次都会仔细地完成这些任务,我也适时给予表扬:“小罗,你做得太棒了,真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时,他就会轻轻拉起我的手,将我的大拇指按在自己的额头上——这是他表达开心和接受赞许的特殊方式,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座位。这个小小的仪式,不仅让我感动,也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注意。

    渐渐地,孩子们开始发现小罗的可爱和努力。有同学说:“小罗你好细心呀!”还有人说:“老师,我也喜欢小罗!”课堂上,我会特意表扬那些主动和小罗合作的同学;课后,我也会鼓励大家带他一起玩游戏。让我欣喜的是,没有孩子排斥或嘲笑他,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近他、帮助他。通过一次次细微的互动,孩子们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用合作传递温暖

    除了日常的帮助,我还意识到,需要帮助小罗建立更稳定的友谊和更自然的互动环境。于是,我开始悄悄寻找班级中特别有爱心、善于沟通的孩子,希望他们能成为小罗的朋友。小陈就是其中一个,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常常主动整理教室物品或关心情绪低落的同学。因此,我私下鼓励小陈多跟小罗一起收发作业、一起排队,甚至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慢慢地,小陈成了小罗在班级中最亲近的伙伴。但过程并非总是顺利的。有一天,小陈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最近有点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帮助小罗,不过我还是会继续和他玩”。了解情况后,我主动与小陈的妈妈进行深入沟通,说明了小罗的情况,也分享了班级教育的理念。令我欣喜的是,小陈妈妈非常支持我的做法。这次沟通让我更加坚信,教育不仅是校内的事,更是老师、学生与家长共同合作的过程。

    之后,我在班级开展了“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友情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帮助小罗的行列中:有人提醒他下一节是什么课,有人和他一起整理书包,还有人把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分享给他。渐渐地,班级里形成了一种互助的氛围,用合作传递温暖。小罗也开始尝试用简单语言和其他人交流,偶尔还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深感到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的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爱人、如何助人、如何共同成长。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尊重、被温暖。

(责任编辑: 刘佼 二审:宁园 三审:徐铃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