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何雯意 通讯员/刘森)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提升营养健康意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母亲健康,有利于新生命在优质的营养环境中生长,而且还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主治中医师钟淑燕提醒,准妈妈孕期应到正规医院定期产检,尽早进行营养评估。营养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更好。
钟淑燕提醒,孕妇应定期到正规医院系统接受孕期检查,监测自身和胎儿健康状况。首次孕期检查最晚不应超过怀孕12周,医生会依据每位孕妇评估出的营养风险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必要时会转诊到相关医院诊治。此外,备孕女性除注意膳食平衡外,还需特别关注叶酸、碘、铁、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储备。
叶酸是人体的必需B族维生素,孕早期缺乏叶酸可引起流产和神经管畸形。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动物肝脏和禽肉蛋类等。钟淑燕建议,在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基础上,孕前每天补充0.4毫克叶酸补充剂。如果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每日应服用4毫克叶酸。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并至少持续至孕早期3个月,以使红细胞叶酸浓度达到有效预防子代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水平;孕期继续每天补充叶酸0.4毫克。
孕早期缺碘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俗称“呆小症”),还可能增加流产、死胎的风险。钟淑燕提醒,孕期要坚持食用碘盐,控制在5克(一瓶盖)以内,注意鸡精、味精、蚝油、酱油、咸菜等隐形盐的摄入。同时建议每周摄入1—2次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富碘食物,满足孕期碘的需要。
孕期母体血容量会增加,胎儿也需储备铁以应对出生后的需求。若孕妇贫血,可能增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甚至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发育等风险。钟淑燕表示,动物血、肝脏及红肉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建议每天吃鱼、禽畜瘦肉和蛋类共计150克。此外,咖啡、浓茶等会抑制铁吸收,避免同时服用。
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发育需要大量钙,孕中晚期(胎儿骨骼快速生长期)对钙的需求激增。若母体钙不足,易引发孕妇腿抽筋、骨质疏松,还可能增加胎儿患佝偻病的风险。钟淑燕建议,可摄入牛奶等优质钙源,每日可喝300—500毫克,不爱喝牛奶的孕妇可选择酸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低乳糖款)、奶酪。
钟淑燕表示,孕期营养的核心并非“越多越好”,而是“科学搭配”——在关键阶段补足关键营养素,同时配合规律产检,在降低出生缺陷风险的同时兼顾母婴双方的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