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聂继业) 9月16日上午,“媒体+”e起助力“百千万”——2025年江门市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活动在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启动。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各县(市、区)党委网信办、文明办共同参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出席启动仪式。
本次网络文明宣传季采取“1+4”形式进行,以启动仪式为序幕,同步开展四大主题行动,示范带动各县(市、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构建宣传活动矩阵,持续网络文化输出,扩大网络文明声量,用好“媒体+”传播优势赋能“百千万工程”。
本次宣传季是落实省、市有关网络文明宣传及“网络强村”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旨在汇聚互联网力量。四大主题行动聚焦不同方向,不仅着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网络文化,更以创新实践推动“百千万象·全域传播”计划实施,促进城乡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领导嘉宾共同启动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活动,并向2024年“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者李宇静颁发证书,为获评第一批“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的江门市图书馆授牌。自媒体代表宣读倡议书,网络名人代表就如何通过“媒体+”投身“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进行发言。
相关新闻
让“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借网出彩
2025年江门市网络文明宣传季同步开展四大主题行动,将推出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组合,让网络文明之花开遍侨乡,助推“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借网出彩。
首项行动为“助力百千万·网推家乡美”——江门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侨都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及“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短视频征集活动。作为江门“网络强村”的创新举措,该活动将广泛动员自媒体人、网络达人、“乡村网红”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多元主体,通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推广侨都特色农产品,讲述助农故事,进一步推动“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第二项行动“e(邑)起趁墟·侨乡烟火”——江门乡村文化网络直播宣传活动,聚焦五邑传统“趁墟”文化。“趁墟不仅是商贸活动,更是展示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将邀请主播、网络名人和“乡村网红”作为节目向导,深入各镇(街)村特色墟市,以“一镜到底”沉浸式直播展现五邑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实况、传统商贸文化风貌、乡村发展新气象、五邑特色文化活动等,唤起全体市民尤其是五邑侨胞的乡愁,一起感受江门城乡烟火气和发展新貌。
第三项行动“万千气象看基层·最美乡村代言人”网络宣传,将组织我市“百千万工程”300个典型村的驻村书记、返乡青年、行业能手、村民代表等,通过“真人实景”方式生动讲述“百千万工程”实践故事,构建侨乡乡村品牌传播新范式。
第四项行动喜迎“十五运”——“e(邑)起来·文明观赛更精彩”自媒体网络倡议宣传活动借十五运会部分赛事在江门举办之机,将发挥自媒体联盟等网络社会组织作用,发动网络达人开展宣传,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观赛环境,展示侨乡文明向上新风貌。
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依托互联网大省优势,创新推进“网络强村”试点,通过电商培训、直播技能、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作、短视频拍摄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让乡村“强起来”,必须让农产品“热起来”。江门在“农业+媒体”“农业+互联网”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例如,今年7月至8月,江门市广播电视台“JMTV优选”趁墟直播曝光量持续攀升,充分彰显了“媒体+”赋能农产品宣传的广阔前景。(黎禹君聂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