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发动全市力量,从环境整治、科学消杀到宣传教育,开展一场全域动员、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攻坚战。
连日来,台山市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发动全市力量,从环境整治、科学消杀到宣传教育,开展一场全域动员、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攻坚战。台山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镇(街),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实地检查爱国卫生运动、防蚊灭蚊措施及责任落实情况。各镇(街)参照建立分片包干机制,主要负责同志每日调度,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台山市协调单位积极配合下沉安排,合力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台山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加强督办,压实责任,定期报告进展,坚决打好防蚊灭蚊攻坚战。
截至9月16日,台山市累计发动58.8万余人次,排查整治孳生地面积264.12平方公里,清理垃圾杂物9535吨,消杀灭蚊464.25平方公里,清理积水容器13.15万个、孳生地14万处。
文/图 陈素敏 黄颖欣
地毯式排查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阿叔,您家门口的这桶水得赶紧倒掉,天热容易滋生蚊虫,我来帮您处理吧!”上周末,海宴镇镇村干部纷纷走进各村(社区),开展地毯式排查。不管是花盆托盘、废旧轮胎,还是房前屋后、沟渠小巷、垃圾桶旁,只要发现积水,他们立即清理;任何可能滋生蚊虫的地方,都有他们喷洒灭蚊药的身影。“环境干净了,蚊子也少了,我们住得更安心!”看着变得清爽的院落和畅通的沟渠,村民们纷纷点赞。
这样的场景,在台山全市17个镇(街)同步上演。
环境整治是防控蚊媒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台山市将清除蚊虫孳生地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任务,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和群众深入村(社区),集中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沟渠,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其中,9月13-14日,台山全市1569个基层党组织、9506人次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成蚊消杀、环境整治和宣传引导工作,全力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途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闲置房屋、建筑工地等管理盲区,台山市各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清疏结合的方式,全面清理垃圾、杂草和各类积水容器,并对蚊虫易孳生点位实施药物喷洒,从源头上遏制蚊卵孵化与成虫繁殖。“闲置资产因日常管理盲区容易成为蚊虫孳生的‘重灾区’,我们提早部署、主动作为,组织专业团队逐项排查、科学施治,不仅注重即时消杀,更强调环境治理,力争从根本上减少蚊虫孳生条件。”台山市公资办下属国企台山博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锐宏表示。
与此同时,在科学监测方面,台山建立县、镇、村三级蚊媒密度监测体系。自9月16日开始,台山市全部镇(街)政府(办事处)每天自测布雷图指数一次,各镇(街)卫生院自9月17日开始每天复核一次,台山市疾控中心按照常规监测需要进行抽查复核,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宣传接地气
群防群控深入人心
“清除积水做得好,就无蚊子来叮咬!”台山市不少镇(街)用当地方言录制宣传音频,通过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让防蚊灭蚊知识传播更接地气。台山市采取“线下宣讲+线上推送+阵地展示”三维宣传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防病知识。宣传内容涵盖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方法和就医流程,尤其强调“防蚊、灭蚊、避蚊”三大关键;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网络。
“爱干净,讲卫生,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是政府行为,更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群众主动清理家中积水,参与村(社区)的卫生清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