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哥”灭蚊日记:用心为街坊“扫”出一片清净

来源: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25-09-22 07:32   

    9月20日清晨6时40分,圭峰会城街道河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5台背负式灭蚊喷雾机在晨光中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穿戴好面罩、口罩和手套,忙着往喷雾机中添加调制好的灭蚊药。这其中,就包括河南社区党委副书记徐锦彪。徐锦彪从事社区工作已有21年,今年是他来到河南社区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深得大家的信赖,同事们都爱叫他“彪哥”。

    连日来,徐锦彪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落实防蚊灭蚊措施,为社区居民营造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

    江门日报记者 黄胜

    “机器很重,刚背上一会儿就出汗了。”徐锦彪一边说着,一边帮队员托起灭蚊装备。7时,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街巷的沉寂,徐锦彪和同事们背着喷雾机,走在社区的街头巷尾。“这些机器主要用于对阴暗角落、绿化植物、冷巷、车房和楼梯走道等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徐锦彪介绍道。

    “光是喷药还不够,必须阻断蚊虫孳生通道。”徐锦彪掏出了一个黑色的“四防”装置。据了解,除了喷洒药物,河南社区还全面安装“四防”装置。这个由硬塑料制成的单向阀如同下水道的“防盗门”——雨水可冲开挡板流入,蚊虫却无路可出。目前,河南社区已安装约60个“四防”装置,对不适合该装置的场所,则用纱网替代。

    “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很关键。”中午时分,徐锦彪和同事们挨家挨户敲门,将防蚊宣传单递到居民手中,并耐心解释清除积水、安装防蚊纱窗、配合社区清理杂物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年住户,徐锦彪和同事们总会多叮嘱几句。“我们多说一点,蚊虫可能就少一点。”一位队员擦着汗说。

    完成入户宣传后,徐锦彪又将目光投向高处,更大的挑战藏在头顶。

    河南社区作为新会平均楼龄最长的社区之一,多数住宅的天台老旧,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来到一栋老楼的天台,只见荒废多年的“空中花园”里,杂草丛生,一个小水坑旁,有蚊虫飞舞。“顶楼住户搬走十年,这些花盆就放了十年。”徐锦彪说,经过与屋主沟通并获得同意后,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对这个废弃天台进行清理。烈日当空,徐锦彪和党员志愿者一起,用铁锨铲除板结的泥土,用麻袋装好刚清理出来的枯枝败叶。记者看到,天台入口处,还堆放着十几个刚打包好的麻袋。“这些麻袋是我们昨天的工作成果,接下来,还会继续清理天台的杂物和植物。”徐锦彪解释说。据了解,类似的天台在河南社区还有几十个,将在近期陆续清理完毕。

    “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计。”傍晚,徐锦彪和同事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理当天的工作情况:完成及更换损坏的“四防”装置和筛网安装42套,清理天台2处、平台2处;完成4个片区以及辖区创新花园、御凯名都等小区的环境消杀工作……同时,他们仔细核对工作台账,讨论第二天要重点清理的区域。

    晚上9时,忙了一天的彪哥终于下班。他是新会基层网格员中的普通一员。每一天,都有无数个“彪哥”穿梭在楼宇巷陌之间,守护这座城市最细微处的安宁。次日清晨,这支队伍会再次集结、出发。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王雪晴  三审:李雨溪 )
分享到: